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21
编号:13792730
基于脑肠轴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21
     3.2 基于脑肠轴理论治疗IBS的方药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且其症状发生涉及脑和肠等多个靶点,因而中医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治疗IBS较西医更有优势,由经典方改良的经验方得到了大多患者的认可。王迎寒[18]用实验证明戊己丸能改善IBS-D模型大鼠的结肠运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5-HT的含量及肥大细胞异常,使脑-肠轴功能趋于正常,从而使结肠运动恢复正常。陆敏教授将痛泻要方和四君子汤加减所得的肠激安方,可上调5-HT转运体的表达,调节5-HT含量,减少SP、VIP等含量,从而降低内脏敏感性,缓解腹痛症状。实验显示痛泻药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其降低大鼠的肠道敏感性,降低结肠5-HT表达并增强5-HT受体蛋白表达是其主要机制。其中防风尤为重要,梁瑞峰等[19]用实验表明痛泻要方全方或倍用防风后疗效明显优于缺防风组,尤其是降低IBS-D大鼠粪便含水量和肠道高敏感性,其机制可能参与调节脑肠轴不同靶点5-HT,SP,CRF等脑肠肽的含量及表达有关。罗琦[20]认为脑肠肽可能是中医中的心胃相关物质,因此调心安神和胃法可以从脑肠轴角度治疗IBS-D,基于该理论,其导师周福生的经验方康泰复方通过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通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