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2
编号:13472514
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作用(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2
     2.4 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4周后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中风后吞咽障碍多是风阳痰浊瘀血上阻清窍,脑失所用,窍失所养所致。记载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而从西医上说,因各种因素导致脑血管意外,累及和吞咽相关的大脑皮质,皮质下行纤维,脑干、脑神经等部位,影响吞咽功能正常发挥,出现不同程度吞咽障碍[12-13]。

    在针灸穴位治疗中,廉泉穴位于前正中线上,其处于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左右二腹肌前腹之间,其深部为会厌,有甲状舌骨肌、舌肌分布,神经有颈皮神经、舌下神经。报道称,廉泉穴为舌体根部,和舌体运动密不可分,而针刺该穴能通经络、调阴阳、宣气血、利咽窍等。风池穴在项部,在枕骨之下,位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凹陷处,该穴为足少阳胆经,也是胆经和阳维脉交会穴,而肝经循行喉咙,记载称针刺该穴位能“调肝熄风、豁痰利咽”。完骨为足少阳胆经,在乳突后方,其内枕小神经和耳后动静脉分布。翳风在乳突和下颌骨之间凹陷处,该穴位手少阳三焦经穴,又为足少阳经交会穴[14]。记载称“邪客于少阳之络令人喉搏舌卷口干心烦”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