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1
编号:13473892
拔罐疗法的临床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1
     3.2 推拿罐疗法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拔罐疗法经历了从静态的留罐法到动态的闪罐法、走罐法的过程[4]。陈泽林教授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走罐”的推拉动作相当于推拿手法的推法和擦法,在应用拔罐罐具吸拔治疗的同时,将罐具作为推拿按摩工具在躯体特定部位上施以特定推拿手法,这种疗法既具有拔罐的吸拔作用,又将拔罐罐具作为推拿工具,在体表皮肤上动态吸拔罐具,是拔罐疗法和推拿疗法的有机结合,可使效应累积,实现1+1>2的效果,由此提出了“推拿罐疗法”[10]。推拿罐疗法分为:吸拔罐前的操作手法、吸拔罐后在罐体进行的操作手法和拔罐后配合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3个部分。吸拔罐前的操作手法包括:击罐、叩罐、滾熨罐、点压罐、点揉罐、摩罐;吸拔罐后在罐体进行的操作手法包括:闪罐、留罐、揉罐、推摩罐、擦罐、推罐、拉罐、搓罐、抹罐、按壓罐、振颤罐、拿罐、摇罐、刮罐、拨罐、拍罐、提罐、旋罐;拔罐后配合运动包括:拔罐后配合主动运动和拔罐后配合被动运动,拔罐后配合主动运动是施术者在实施推拿罐手法的同时,指导受术者主动活动肌肉,或者主动振奋精神活动,以调动受术者潜能。推拿罐配合被动运动包括:抖法、远端摇动关节法、扳法、拔伸法等。

    4 总结拔罐疗法的适应病谱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