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68657
古今读书祛病佳话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9年第7期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中世纪的西方,医生在给病人治病时朗读《圣经》为辅助治疗的手段,这便是西方图书疗法的起源。中国图书疗法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早在古代,中国人就创造了文体“箴”,用以规过,疗以心疾。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铭箴”篇中说:“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斯文之兴,盛于三代。”这里的“针石”,指古人治病用的石针和药石,“三代”指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夏、商、周。箴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古代以针和药石治疗疾病的事实引申来的。人有生理疾病,可以用针药治疗;人有心理的迷惘和过失,亦可用“箴谏”、“箴诫”来疗救。刘勰对文体“箴”之源流的考据,向人们揭示了图书疗法在古代中国的存在。

    古人有语:“饥读之可以当肉,寒读之可以当裘,孤寂而读之可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可以当金石琴瑟也”,“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汉代的刘向有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读书不仅可以治病,还可能是世界上最高明最划算的治病方式。下面举几例医案供读者欣赏。

    治抑郁 据传我国古代《韩诗外传》中有一个名叫闵子骞的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