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5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735891
肝硬变的饮食原则及食疗验方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5年第10期
     肝硬变(即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所致。肝细胞表现出广泛变性、坏死和再生。表面形成结节。从病理形态学上说,肝硬化可分成小结节性、大结节性,大小结节混合性和再生结节不明显性四大类。而临床上一般惯用门静脉性、坏死后性、血吸虫病性、胆汁性肝硬化4种。

    最多见的肝硬变原因是肝炎与日本血吸虫病。尤以慢性肝炎转变而来,更为普遍。如果膳食中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使破坏的肝细胞得不到及时的修复,继续不断地变性和坏死,肝小叶支架塌陷,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最后就可发展成为肝硬化。

    肝硬变病人的饮食原则

    要有足够的热量;充足的维生素;食物要多样化,烹调要注意色香味及软烂可口易消化;忌饮酒;血氨偏高时应限制蛋白质,肝昏迷状态时应禁食蛋白质;出现浮肿或腹水的患者应限制钠盐;伴有食道静脉曲张者宜给流质饮食,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胆汁性肝硬化时应以低脂肪、高糖、高蛋白饮食为主;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钙剂。

    蛋白质。每日一般供给100~120克,若有血浆蛋白减少时,则需补充大量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可供1.5~2克,并且宜选用生理价值高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蛋、动物肝、瘦肉、鱼肉、禽肉、虾等。较高的蛋白质饮食对保护肝细胞、修复已损坏的肝细胞均属必要。当血浆蛋白过低而引起腹水和水肿时,蛋白量可增加,而在肝功能显著减退或出现肝昏迷先兆症状的患者。则不应给予高蛋白饮食,而要严格限制进食蛋白量,这样可减轻肝脏负担和减少血中氨的浓度。

    热量。要求供应充足的热量,以减少对蛋白质的消耗,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肝硬变患者每日膳食热量以2500~2800千卡较为适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