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663980
如何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倦怠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4年第4期
     明明身体好好的,工作也差不到哪里,睡一觉起来整颗心却突然灰暗郁结,不想工作。不久前,一项针对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名成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点48%。另有调查表明,这种在城市里比较多见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在新兴的行业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研、新闻、广告、公务员等。其原因主要是在现代高度压力之下,不少上班族从未有规律地做过运动,被慢性疲劳症缠上也懵然不知,以致出现许多身心症状。因此,造成的“过劳死”频频见诸报端。

    倦怠的根源

    为什么老是在工作时倦怠?从两个层面揭露问题根源,一个层面是企业经营者或主管,够不够体贴关心员工的实际需求。

    如果员工下班后须揽一堆工作回家,或为了平衡生计经常主动加班或四处兼差,这将不断耗损员工能量,耗久后,影响到白天的工作绩效与工作满意度。

    有时候,部门主管忽略了工作复杂度带给员工的困扰,总认为当年我可以这样熬过,你为什么不能。但问题是你当年可以,不见得我也可以做到,个别差异应该受到重视,不能拿同样一把尺,丈量每个不同的个体。

    另一个层面须回归到个人根源。心理学家发现现代人的坚毅性格,大凡与忍耐、承诺、超越、突破、毅力等有关的特质,愈来愈脆弱,也愈来愈会去计算。

    刚步入职场或公司的新人,很容易因不熟悉规则而生怯,仿佛在迷雾中,没有方向感,或难以忍受公司的要求、主管的责骂,慨叹不知意义何在,甚至愤而离去。至于有多年资历的上班族,对于那些熟悉到像例行公事般,一再重复的作业流程,已无法从中获得自我价值。就像是盖房子的一群人,每天不断堆砖头,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们少了一张设计图,不知道要怎么盖,盖到何时完工,原本的热情就在搬砖过程中一点点的流失,最后像行尸走肉。

    你需要一张设计图

    没有设计图的搬砖工作,凸显上班族工作倦怠的重要症结——“缺乏人生方向与大目标”。如果清楚自己的人生往哪里去,知道要将自己打造成什么,即使一路走来颠簸失意,也不会因一时失落,觉得疲惫不堪、抱怨连连。

    若暂撇开企业文化或管理风格等结构问题不谈,有些问题可能出在个人性格而导致的人际紧张。即使是点小困难,也会因同事之间无法彼此取暖,反应到工作态度上,变得无力,加速对工作的倦怠。

    被摆错工作位置也会造成问题

    35岁的罗凯,毕业后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和幸福的婚姻生活。他每天走出家门时心情还不错,进了公司却又闷闷不乐。他一直找不出原因,为什么这份安定有保障的工作老是搞砸他的心情,逼得他每天想回家?

    他鼓起勇气求助心理医生,经由对谈后才恍然明白,原本他属于好交际型性格,天生就爱往人群钻。偏偏他的工作是朝九晚五,天天守着公文卷宗,难怪无法提起精神。他主动找上司恳谈一番,最后被调到业务部门。现在他每天忙于周旋客户订单,业务压力虽大,却乐此不疲。

    工作倦怠除了与性格倾向有关,也和专业能力是否受肯定有关。专业实力不受重视,是女性上班族经常工作倦怠的主因之一。拥有专业能力的工作者,如果经常是工作中的配角,很难设想未来的远景,她们便常有出走的冲动。但出走需代价,并非每个人都有本钱出走,终究要回到工作,学习如何克服工作倦怠。

    拥抱工作并不难

    要成为工作的主人,从了解自己开始。专家建议,当你开始对工作产生倦怠时,就是该重新思索自己的时候了。花点时间静下来思考自己要什么,擅长哪个领域,性格倾向于从事哪个类型的工作,这份工作可以发挥所长吗,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被摆错了位置?

    许多人不喜欢规划人生,因为总是没办法实现。不过,如果能确立人生的大方向与目标,有助于在工作中自我定位。其实,当了解了自己的生活目标时,就唯有学习越过眼前障碍,淬砺自己,才有机会攀到顶峰。

    如果找不到生活目标,不妨将现阶段的个人方向与目标配合公司发展。比方说,目前你担任公司内部协调整合与经营企划,如果拓展海外市场是公司既定政策,那么,个人可以朝这方向作准备,多与同事讨论一些方案,拟个三大目标或四大计划,再拆成每天的工作进度,就不会迷失在工作堆中,而找不到方向。

    多取用身边资源。领导可以多找部属聊,同事之间也可互相讨论,激荡出一个可执行的企划案,执行时大家都有参与感。执行方案因为已纳入所有人的未来远景,个人会有“值得存在”的价值感,减少不必要的失落。

    创造自己的工作价值

    上班族要将自己定位为“价值提供者”,增加自己在职场中的价值。然后多去找寻工作中的小事,来感动自己。只要愿意行动,创造自己的附加价值并不难。

    “当被认为具有价值时,工作自然会快乐。”史丹佛大学教授伍佛德强调。即便担任不重要的基层工作,也要努力增加工作的价值。努力,就会有所感动。由于企划策略得宜,你所在公司的业绩直线上升。虽然这个进步并非完全是你个人的功劳,但也值得你快乐好几天。因为像看到自己种的植物发了芽,兴奋莫名。有了这种心态,热情就像泉水般源源不绝。否则,偶尔的小感动像火花般“咻”下就没了。乐在工作并不难,重要的是,跟自己比就好。

    生命序位重分配

    工作中的快不快乐,可能仅是5.1比4.9的微差而已,中间有个阶梯,你可能爬到中间的梯子拥有恰好的平衡,也可能只走了一阶。即便如此,你也在进步,平衡尺上的浮标又往前游移一格。

    你可以建立一个生命平衡法则,用来制衡工作与生活。将生命切成健康、时间、自由与快乐等4块,视个人状况分配比重以及排序。如果每个元素都不缺,反应到工作上的态度与情绪,比较不会有太强的拉距,因而获得适当的平衡。

    长期处在平衡中,就能积极正向思考。许多专家呼吁,积极思考可以调适工作压力,清除不必要的情绪,上班族多亲近正向思考的人,能减少倦怠感。

    多练习从积极面看事情,想法会带动行动,牵引感受和情绪。克服工作倦怠的方法中,“自我学习”永远不可少。

    学习工作,也要学习休息

    在职场上学习让自己喘口气,是一门学问,如果感觉莫名的倦怠,休假又遥遥无期,试着忙里偷闲吧。偶尔请个半天假,去街上晃晃、逛书店,或找个清幽的咖啡店品一杯浓浓的咖啡。在忙碌中留点空间给自己,因为塞得太满容易使人窒息。

    简单,就会快乐。最好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比如微笑,是最好的生活态度;运动,是身体最好的药。克服工作倦怠也可以很简单,将想法转个弯,然后行动。

    【编辑:木子】 (豪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