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05年第10期
编号:11052339
除欲双赢 营谐长寿(二)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日 《现代养生》 2005年第10期
     二、对待宝贵的态度

    在对待富贵的态度上,二人都认为:“富有与尊贵是天地间的常理,是人人都想得到的,都主张用正当的方法获得,不贪求不正当的富贵”。然而,《诘难》作者却又说了下面这段话:“崇高莫大于富贵。富则所欲得以有财聚人,贵则人顺己以行义天下,此皆先王所重,天之自然,不得相外也”。作者认为,崇高没有比富贵再高的了。富有就能使愿望满足,以便拥有财物聚集民众;尊贵能使人顺从自己,以便在天下推行自己的主张,这二者都是前代君王所珍重的,关系到全社会,不应该排斥它。这段论述富有与尊贵效应的话,《诘难》作者把富贵看得如此崇高,如此神通广大,是在宣扬富贵“至高无尚论”,“君王特有论”。因为富有与尊贵是关系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大问题,连老百姓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又何止是君王的专利呢?再说按照惯例,富有了还想富有,没有满足的时候,凭富有的财物,“聚集来的民众”是皆从利来,又皆从利往的乌合之众,这些人只能同富贵,不能同患难。尊贵也不能完全“使别人顺从自己”,如果恃尊贵推行自己的主张“强迫别人服从”,岂不成了压制民主,一人说了算的强权政治了吗?岂不变成了“富有了一切都有”、“尊贵了一切都尊贵”的“一点论”、“一言堂”了吗?因此,围绕富有与尊贵,《答难》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1.守法为贵,自食为富怎样才算富贵?富贵的标准是什么?《答难》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这样说:“奉法循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