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79062
局部带蒂皮瓣在唇部外伤性缺损即刻修复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张亚平,梁福维,吴春茹,刘俊
第1页

    参见附件。

     3.2病例2:某男,30岁,因斗殴面部多处被他人用啤酒瓶残端砍伤,致下唇唇红中2/3全层缺失,下唇及颏部大面积皮肤及肌层缺损。根据缺损部位的特殊性,下唇唇红缺损采用舌尖带蒂粘膜肌肉瓣修复,下唇及颏部缺损采用创面周围组织,设计“Z”形皮肤肌肉瓣,创面周围做潜行分离,皮肌瓣交叉旋转推进,覆盖缺损创面,用1号丝线对位减张缝合。一期手术后3周,做唇红部舌瓣断蒂,修整外形,舌尖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二期手术后见唇部外形基本恢复,无明显瘢痕形成,舌运动及语音功能无障碍,手术效果满意(如图5~12)。

    4 讨论

    4.1唇部位于面部较突出部位,与口腔相通,因其解剖结构和外形特殊,唇部突然的外伤性缺损畸形破坏了面部外形,不但会影响语言和进食功能,而且使患者社交困难,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局部皮瓣即刻修复唇部外伤性缺损,不仅可以恢复局部的解剖外形和功能,而且减少了因唇美观缺陷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创伤[1-2]。

    4.2由于外伤性唇缺损创面多数污染较重,创面形状不规则,在皮瓣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尽量保存可利用组织,特别是唇红组织,对局部组织进行反复测量和计划,灵活运用局部皮瓣的修复方法,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尽量减少切口,能使用单个皮瓣修复的不使用多个皮瓣。确实需要使用多个皮瓣时,要充分考虑组织的延展性,可以逐个切取皮瓣,初步定位转移后再根据遗留创面确定下一个皮瓣的切取形状和范围,以尽量减少对供区造成新的创伤。

    4.3鼻唇沟皮瓣是唇部缺损最常用的修复方法,此法最适合于修复上唇中小面积的非全层缺损[3]。由于鼻唇沟区血运丰富,局部皮瓣长宽比例限制较少,既可以旋转又可以滑行,使用方法灵活。由于其切口隐蔽,术后创面平整、无明显瘢痕形成,是一种对功能和美观要求均可兼顾的修复方法。“Z”形皮瓣也是修复外伤性唇缺损常用的手术方法,此法适用修复各种不规则缺损。它可以充分利用创伤部位的邻近组织,设计不同大小和方向的皮瓣,皮肤、唇红的小面积缺损、肌肉及粘膜缺损均可使用,方法灵活,适应证广泛,成功率高。因皮瓣旋转后会引起切口周围组织移位,因此在设计切口时要选择合适的旋转方向,以不影响唇组织移位和变形为宜。

    4.4唇红外伤性缺损应视其范围,较小缺损可用局部推进或“Z”形交叉瓣修复;浅而长的单纯唇红缺损可采用唇粘膜潜行分离推进修复;合并深层组织的大面积缺损则宜采用舌瓣,其它临近组织全层带蒂瓣如Abbe瓣、口角扇形带蒂组织瓣等进行修复,多需要断蒂行二期修复,一般在3周后施行二期手术,以保证血供[4]。

    综上所述,本组21例外伤性唇缺损患者,根据病情均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局部带蒂组织瓣进行了即刻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唇外形和功能恢复,术后修复效果良好。对外伤性唇缺损的即刻修复,局部带蒂皮瓣因其血供良好,取材方便、方法灵活,易于掌握,多数可一次成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树夏.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36-643.

    [2]张敬德,王晓云,陶 然,等.局部皮瓣在口唇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0,6(2):103-105.

    [3]李军辉,邢 新,欧阳天祥,等.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3):255-25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