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21138
L形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李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362KB,2页)。

     4.3 眉下缘辅助切口的设计是为了操作更为方便,容易切取额肌瓣,使额肌瓣游离端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完整性,避免皮下分离时损伤眉毛及分离层次有误,损伤眶上神经血管引起出血。另外眉下切口无张力,顺皮纹,只要切口应对合整齐,3天即可拆线,无明显瘢痕形成。

    4.4 并发症的预防:林茂昌提出理想的矫正效果应具备:①形态上:上睑下垂得以矫正,两侧重睑宽度,睑裂高度,睑缘弧度均对称协调一致;②功能上:能保持正常的眼睑开闭和瞬目运动,睑球运动协调一致,睡眠时睑裂闭合良好;③并发症方面:尽可能做到没有兔眼等并发症的发生[6]。

    4.4.1 避免重睑线不自然:切口线不能与重睑手术设计的高度相同,因为借助额肌的提睑是垂直向上的方向,术后待额肌完全恢复收缩功能时可将原来的重睑皱褶拉宽2mm以上,如完全按重睑术设计,重睑皱必将过高。因此,本术式的皮肤切口线距睑缘高度不宜超过5.5mm[7]。

    4.4.2 预防矫正不足及复发:局麻药应适量, 避免上睑组织和额肌过度肿胀而影响上睑缘高度的确定,导致术后矫正欠佳。制作额肌瓣时眉下多保留额肌与眼轮匝肌相互交织的复合组织,利用此复合组织瓣共同悬吊,可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固定部撕裂,提高手术效果。术中应轻度过矫, 以上睑缘在角膜缘或角膜缘上1mm 水平为宜。因为额肌在术中受到被动牵拉发生肌肉痉挛, 造成术中悬吊较高假象。当术后肌肉痉挛消失后, 上睑常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4.4.3 防止角膜炎的发生,术后早期常存在上睑迟滞、眼睑闭合不全、凝视等现象, 随时间延长, 额肌与眼轮匝肌力量协调后可得到改善。睡前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直至眼睑完全闭合。

    4.4.4 术后应重视额部加压包扎。否则,创面出血、血肿机化后可形成纤维组织, 将影响额肌筋膜瓣活动度, 所以应注意术中止血和术后的加压包扎。

    [参考文献]

    [1]朱发亮,杨少华,刘虑试,等.额肌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J].临床解剖学杂志,1986,4(1):14-16.

    [2]王炜.整形外科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40.

    [3]张高玲,杜成玲.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32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2)57-58.

    [4]韩星,张海明.上睑下垂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4):522-525。

    [5]罗建国,高翔.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美容医学2001,10(2):141-142.

    [6]林茂昌.上睑下垂术式选择及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46-47.

    [7]黄发明,陈钧,魏湛云,等.额肌筋膜瓣矫正上睑下垂并发症的统计[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 15 (1):57-58.

    [收稿日期]2011-03-25[修回日期]2011-05-29

    编辑/张惠娟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