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2010
编号:13477769
基于“增效-减毒”的附子盐制辅料的比较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5日 《中国药房》 202010
     KEYWORDS Aconite; Salt-processed excipients; Efficacy enhancing and toxicity reducing; HPLC; Ester alkaloid; Content determination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μm carmichaelii Debx.)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1]。现代研究表明,酯型生物碱既是附子的有效成分,又是其毒性成分[2],其中双酯型生物碱(如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是导致附子中毒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其具有强心、抗炎和镇痛等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但这类物质性质不稳定,在湿热条件下其8位上的乙酰基易发生水解,得到相应的单酯型生物碱,如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等,故炮制能将附子中具有毒性的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具有临床疗效且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因此临床常以炮制品入药[3]。附子炮制首见于《伤寒论》[4],后又衍生出炒、煨、盐制等多种炮制方法[5],但大多已被淘汰,只有盐制法沿用至今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