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921
编号:13527724
生姜油微囊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中国药房》 201921
     2.6 验证试验

    参照“2.2”项下方法,按最优工艺条件(囊材与囊芯混合温度60 ℃、囊材与囊芯的质量比10 ∶ 1、搅拌速度12 000 r/min)固定喷雾干燥机进口温度200 ℃,制备3批生姜油微囊,并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3批生姜油微囊平均包封率为73.57%(RSD=0.44%),平均载药量为17.97%(RSD=0.89%),表明最優工艺稳定性良好,方法可行,所制备的生姜油微囊质量稳定,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验证试验结果见表4。

    2.7 生姜油微囊质量评价

    2.7.1 生姜油微囊形态学考察 取少量生姜油微囊喷金处理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囊的形态。结果,生姜油微囊形态圆整光滑,基本无粘连,粒径分布均匀。生姜油微囊扫描电镜图见图6。

    2.7.2 生姜油微囊的粒径分布 取生姜油微囊适量,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生姜油微囊的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生姜油微囊的平均粒径为(6.30±0.27) μm,大部分微囊粒径分布在4~8 μm之间。生姜油微囊粒径分布图见图7。

    2.8 稳定性试验

    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微粒制剂[17]指导原则项下微囊在生产与贮藏期间氧化程度考察的要求,称取适量的生姜油和生姜油微囊若干份,密封后置于药物稳定试验箱内,以碘价和过氧化值作为评价指标,于4 000 lx照射,测试生姜油和生姜油微囊的光稳定性;于40、60、80 ℃(相对湿度均为75%)条件下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