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99
编号:13552177
金钱草治疗胆囊相关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中国药房》 20199
     KEYWORDS Lysimachia christinae; Cholecyst related diseases; Target; Pathway; Network pharmacology; Mechanism

    金钱草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其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和膀胱经,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和解毒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石淋、热淋、小便涩痛、湿热黄疸、胆胁胀痛、痈肿疔疮和虫蛇咬伤等[1-2]。在我国,中医药治疗急性和慢性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包括其在胆结石防治中的应用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对历代医家组方规律的分析结果显示[3],金钱草在胆结石防治的组方中的用药频率居于前列。但是,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仅局限于单个蛋白水平,难以体现金钱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也难以体现中医药整体性的特点。与化学药不同,单味中药常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和多个作用靶点[4]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