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113
钱从哪里来:中国家庭的财富方案.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7日
第1页
第8页
第16页
第28页
第34页
第57页

    参见附件(17332KB,219页)。

     钱从哪里来:中国家庭的财富方案,本书为读者简述了关于中国家庭财富的分析,书中一共分为了五大章节,帮助读者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己财富,让挣钱更简单。

    钱从哪里来简介

    本书将“财富”分为“宏观、行业、城市、资产”四大板块,根据100个“财富相关的小问题”,按照“人生钱”和“钱生钱”的逻辑,回答了做什么职业,入什么行业,在哪里赚钱,以及投什么,什么时候投等具象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现实中的真问题,也都是读者关切的个人财富问题。

    基于数据、案例和田野调研中发现的结论和现象,从“关己”的角度来诠释2020年中国的财富格局的理解。真正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回答关于个体家庭财富增长的基本问题。打造普通人的2020财富解决方案,是为万千普通人写的“财富年鉴”。

    钱从哪里来作者

    香帅

    本名唐涯,知名金融学者,香帅数字金融工作室创始人。原北京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产定价、宏观金融、行为金融学和数字金融。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第一财经日报》广受欢迎的财经专栏作家,著有《金钱永不眠》等畅销书。

    “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创始人,得到App“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

    钱从哪里来目录

    第一章 高垂之果

    第二章 林间有两条路

    第三章 位置决定命运

    第四章 遇见房产拐角

    第五章 在恐惧中贪婪

    钱从哪里来书摘

    从低垂之果到高垂之果

    很少有人意识到,从2013年到201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中间层”。

    2013年之前,中国的高速增长来自两种力量:“城镇化”和“全球化下的工业化”。数亿农民进城,城市快速扩容,撬动了巨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和房地产市场;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核心的中国制造崛起,成为全球产业链上最关键的一环。

    仔细想想,中国家庭财富的快速积累集中出现在2000年之后,主要是房产价值的增加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从2000年到2018年,中国房地产的市值从23万亿元上升到321万亿元,增加了近13倍。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自工资和经营性收入)从3721元上涨到28228元,累积涨幅也达到近660%。这两种财富来源对应的,正是“城镇化”和“全球化下的工业化”两种力量。其中,全球化是动因,工业化是主导,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载体。

    事情在2012年到2013年悄悄起了变化。2012年,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例到达巅峰。此后,这个比例拐头下滑。从全球经验来看,这个拐点意味着工业社会的结束,之后人和资本会离开工业,流向服务业,完成一个结构性的转型。2013年,下滑的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与其他几项指标完成了交叉确认,这意味着我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从工业化驱动转入服务业驱动的模式。.....

    钱从哪里来:中国家庭的财富方案截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钱从哪里来:中国家庭的财富方案香帅著.-

    北京:川信岀版社,2020.1

    ISBN 978-7-5217-1300-8

    I ?①钱…n.①香…m?①金融投资一通俗读物

    IV.①F830.59-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69653号

    钱从哪里来--- 中国家庭的财富方案

    著 者:香帅

    岀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

    承印者:北京通州皇家印刷厂

    开 本:880mm x 1230mm 132 印 张:7.25 字 数:146千字

    版 次:2020年1月第1版 印 次:2020年1月第1次印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8087号

    书 号:ISBN 978-7-5217-1300-8

    定 价:59.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有印刷、装订问题,本公司负责调换。

    服务热线:400-600-8099

    投稿邮箱:author@citicpub.com目录

    你的朋友,你的罗盘III

    ONTENTS

    第一章

    高垂之果004---2±Z:

    弟一早

    林间有两条路045

    第三章

    位置决定命运069

    第四章

    遇见房产拐角117

    第五章

    在恐惧中贪箜165

    尾声

    上坡路和下坡路213

    不是同一条路

    致谢217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阿尔贝?加缪'

    2019年春节前,约着罗胖(罗振宇)和脱不花吃饭,想着

    要庆祝一下“得到” App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结束。到了餐

    厅,凳子没坐热,菜没上桌,罗胖就直截了当地说:“想不想做

    个大项目,追踪中国人的财富轨迹,替普通的中国人寻找每年的

    财富逻辑? ”

    他说完之后我就马上明白他的意思了。偌大的中国,充斥

    着关于“财富”的各种花边故事、各种晦涩难读的财富报告,但是从来没有人真正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回答关于个体家庭财富增长的基本问题。

    财富只是结果,它的背后其实是一连串关于“人”和“资

    金”的正确决策— —

    ·读不读大学?选择什么专业?

    ·进哪个行业,选什么职业?未来已不再是曾经的未来,而现在也不再是曾经的现在。--- 马丁 ?沃尔夫]

    引子

    2011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泰勒?考恩(Tyler

    Cowen )出版了一本叫《大停滞?》(The Great Stagnation )的

    书。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巨大轰动,因为它赤裸裸地撕开了

    美国社会这些年最大的伤口。书里的表述一针见血:

    “美国陷入彷徨之中,经济状况令民众失望……中位数薪

    资就比1970年代增长了那么一丁点儿……” 2

    1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英国经济评论家、记者。

    2 [美]泰勒?考恩,《大停滞?》,王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美国人曾最引以为豪的“中产社会”正在遭遇巨大的困

    境:1980年,全美最富的1%和10%的人群分别拥有整个社会

    20%和60%的财富;到了2014年,这两个数字变成了40%和

    73%。而50%的中下层及底层美国人,拥有的财富都不到全部社

    会财富的1%,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甚至一度为负数。从铁锈004钱从哪里来

    区到黄金区,日渐悬殊的财富差距正在侵蚀和分化美国曾经十

    分稳定的橄榄型社会。

    考恩在这本书里对这些困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为那些

    容易摘取的“低垂之果”,比如廉价的资源、巨大的移民劳动

    力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快速经济增长,都在逐渐消失。经历了

    梦幻般的黄金增长的年代后,眼下的美国开始进入缺乏革命性

    创新的“技术高原”一一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世界熟悉的一切财

    富增长的逻辑,在这片高原之上,露出童山濯濯的面目。所以

    马丁 ?沃尔夫说:“未来已不再是曾经的未来,而现在也不再是

    曾经的现在。”

    这不仅仅是美国的箴言。站在2019年到2020年的关口上,这个不再是“曾经”的未来和现在,也正是所有中国百姓将要

    面临的。

    老梁的困惑和华小钟的苦恼

    老梁是浙江一个做汽车内饰品配件的中型企业的老板,丰

    田等几个大的汽车企业都是他的长期客户。企业利润一直不

    错,老梁一度雄心勃勃地想冲击上市。但从2018年开始,汽车

    销售颓势出现,企业利润急速下滑,上市计划搁浅。本来指望

    2019年能翻身,但是2019年汽车行业持续萎靡,新车销售再

    创新低。一边是企业利润下降,一边是银行开始抽贷,老梁

    过得焦头烂额。家里也不省心。太太在澳大利亚陪两个女儿读书,她每天

    看新闻都提心吊胆,觉得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催着老梁把上

    海、苏州的房子全卖了,换成澳元和美元,去阳光海岸置业。

    但刚大学毕业的女儿却吵着要回国创业,开时尚买手店,希望

    爸爸支持她购置商铺。

    2019年快结束了,老梁陷入了困惑:自己到底该进还是该

    退?该留人民币还是美元?如果买资产,该买什么资产?自己

    才四十六七岁,如果不做现在的行业了,到底该做什么?未来

    行业的风口到底在哪里?

    与此同时,37岁的育儿嫂华小钟正从北京风尘仆仆地赶回

    老家,山西吕梁柳林县。

    和前些年不同,华小钟不再为参加同学聚会而局促不安。

    这几年她的收入持续飞涨,2019年每月的薪水已经超过1万元,一两年的储蓄就足够在县城付首付买房。原来曾被她羡慕过的

    “捧铁饭碗”和“坐办公室”的同学,却好像陷入了某种凝滞

    的泥坑。煤炭局、粮食局、邮政部门这些曾经炙手可热的单位

    都变得门可罗雀,女性甚至不到40岁就内退了。邮政部门负责

    人事的同学总是唉声叹气,说快递行业起来后,邮政的日子越

    来越难过,8年没涨过工资了,一个月到手的薪水不到3000元。

    县城的银行、保险公司、各种机关单位也都一派颓势。收入上

    越来越大的差距让华小钟觉得颇有些扬眉吐气。

    但是华小钟也有自己的苦恼。一是买房的事情。老家的房钱从哪里来

    子便宜,不到3000元平方米,老公播掇她在老家再买个大房

    子,说“那点钱拿在手里都毛了”。看着几年没咋涨的县城房

    价,华小钟隐约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但又不确定究竟用这几

    十万元的血汗钱干什么。二是16岁的女儿,这是华小钟更大的

    心病。女儿心灵手巧,但读书资质平平,估计即使拼命也就能

    上个三本(大学)。女儿私下里跟她商量,想学门手艺,早点

    出来工作。平心而论,华小钟希望女儿弥补自己的遗憾,成为

    “大学生”,但现实情况又让她有点犹豫。现在不比当年,县

    城里好些人家的孩子读了三本出来,高不成低不就,最后都窝

    在家里打游戏。而自己这些年待在北京,耳濡目染地学到些新

    鲜名词,也跟在雇主家里穿梭来往的健身教练、美容师、化妆

    师聊过— —他们大多都是小地方来的“90后” “95后”年轻

    人,很多人收入远远超过自己,都活得阳光自信。华小钟问自

    己,女儿是不是也可以走这样的路呢?

    乍一看,老梁的困惑和华小钟的苦恼是两个全无交集的故

    事:一南一北,大城小镇,迥异的阶层、学历、财富累积方式

    和人生模式。但仔细琢磨,所有“迥异”之下都是同样的问

    题:一个中国百姓或者一个中国家庭,面对未来,到底该怎么

    选择?

    2019年,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问题在不同

    的城市、不同的人群中,以不同的模样存在着。问题背后反映

    的其实是中国社会自1978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社会结构变迁:人 口集聚方式、经济增长模式、行业发展规律和消费行为逻辑都

    在重构过程中。自然,财富的底层逻辑也会发生巨大改变。

    从低垂之果到高垂之果

    很少有人意识到,从2013年到201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中的一个“中间层”。

    2013年之前,中国的高速增长来自两种力量:“城镇化”

    和“全球化下的工业化”。数亿农民进城,城市快速扩容,撬

    动了巨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和房地产市场;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

    核心的中国制造崛起,成为全球产业链上最关键的一环。

    仔细想想,中国家庭财富的快速积累集中出现在2000年之

    后,主要是房产价值的增加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从2000年到

    2018年,中国房地产的市值从23万亿元上升到321万亿元,增加

    了近13倍。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自工资和经营性收

    入)从3721元上涨到28228元,累积涨幅也达到近660%。】这两

    种财富来源对应的,正是“城镇化”和“全球化下的工业化”

    两种力量。其中,全球化是动因,工业化是主导,城镇化则是

    工业化的载体。

    事情在2012年到2013年悄悄起了变化。2012年,工业部

    门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例到达巅峰。此后,这个比

    1房地产市值的数据来自恒大研究院《2019中国住房市值报告》。其余数据出自国家统计

    局。由于可支配收入统计口径有变化,所以200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香帅团队对国家

    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纯收入加权平均以后得出来的。-^008钱从哪里来

    例拐头下滑。从全球经验来看,这个拐点意味着工业社会的结

    束,之后人和资本会离开工业,流向服务业,完成一个结构性

    的转型。2013年,下滑的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与其他几项指标

    完成了交叉确认,这意味着我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持续稳定

    的经济增长需要从工业化驱动转入服务业驱动的模式。|

    2013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分流:之前大中小城市

    普涨的局面结束。在对大城市房价进行各种约束的情形下,大

    城市领涨、大中城市跟涨、小城市微涨的态势逐渐成形。这一

    趋势映射了以“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

    施建设)等固定投资为主的城镇化的基本结束。由于服务业对

    人口密度和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中国进入以大中城市为载体

    的城市化2.0阶段。

    换言之,从2012年到2013年,中国财富累积的两股驱动力

    都进入了过渡变化的时代一一房产价值普涨的时代结束,分化

    分层涨跌波动将成为常态。收入的增长则不再仅依靠工业,而

    是会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2013年,充满低垂果实的时代已

    经结束,以后,我们需要努力伸手去够那些高垂之果。

    2019—2020年:中国进入万元美金社会

    即使按照最悲观的预测,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 (国内生

    1在现有经济学文献中,有4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拐点,分别是人均收入、工业部门的增加值占比、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占比、工业品消费占比。 产总值)也一定会超过1万美元。I在全球的财富演变历史中,“万元美金社会”(指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是一个充满

    化学反应的“逢魔时刻”。

    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陨落和跃升的分界点:像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顺利突破万元美金的阶段持续向

    上的,都顺利成了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反之,像墨西哥、土耳

    其和阿根廷等国家则在万元美金左右掉头向下,落入了中等收

    入的陷阱。和这个分界点相连的,是整个社会的“转型”。

    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 ) 一书中,著名经济学家霍利

    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 )等人论证了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

    阶段之间的关系:当人均GDP超过1.1万美元时,经济体进入后

    工业化阶段,转入“中产社会”,对人口集聚、人力资本质量

    要求更高的服务消费业开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所谓中产社会,有很多种诠释。彳按照瑞士信贷研究所给出

    的全球标准,个人可支配年收入为1万美元以上的,属于中产阶

    层,一旦中产阶层占据城镇一半左右的人口,一国就会开始具

    有中产社会的特征。按照这个定义,2019年,中国的中产家庭

    1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均GDP为人民币64644元,全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平

    均汇率为6.6174,所以,2018年人均GDP约合9768.79美元。2019年,中国经济只需要增长

    2.367%,人均GDP即可达到1万美元。

    2比如说,麦肯锡将中产家庭定义为“家庭年收入在6万?22.9万元人民币之间”(相当于在购

    买力相同的情况下,收入处于意大利和巴西的平均值之间)。世界银行则认为中国家庭年

    收入达到10万元人民币的可以算作中产家庭。-弋010钱从哪里来

    达到1亿个,按照一家平均4口计算,中产阶层的人数接近4亿,占城镇人口的近50%,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中。】换言之,和万元

    美金社会一起到来的,是中产型的中国社会,从产业结构到消

    费偏好和消费结构都会发生巨大改变。和这种社会相适应,中

    国的人口也加速向大城(都)市聚集。

    从2019年到2020年,中国增长的“过渡期”将会结束。在

    未来10年,我们将跻身人力资本密集的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

    以大中城市为载体的城市化会成为主导,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

    服务业的升级会成为主要表现形式。

    与这种趋势相一致的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职业选择、城

    市兴衰、房价分化,都呈现出和前工业化时代完全不同的面

    孔。而这些,正是影响百姓财富积累的基本要素,也是寻找

    “钱从哪里来”这个最直白、最让人焦虑,也最根本的问题答

    案的核心底层逻辑。

    站在2019年到2020年的拐点上,我们忍不住要追问,在一

    个增长和消费逻辑完全不同的万元美金社会,在一个服务型城

    市化主导的时代,在一个技术变革和国际格局迁移的时代,一

    个普通人的财富之路究竟该怎么走?职业选择会出现哪些分水

    岭?人力资本的增长和房产的价格会出现哪些变化?资产的价

    格又会怎样波动?

    1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麦肯锡报告《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胡润研究院

    《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瑞士信贷研究院《2017年全球财富报告》等。这些关于“财富”、关于“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将在

    下面的章节里一一给出答案。

    在一个普通人的财富积累过程中,职业选择是重头戏。全

    球普通人70%以上的财富来源是劳动所得。

    站在2019年到2020年的拐点,两个关键词让职业选择变得

    更晦暗也更光明:第一个叫人工智能】,第二个叫万元美金社

    会。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变革会使具有可编码、可重复性劳动特征的职业快速贬值。这些职业就像希腊神话中

    劳而无功地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成为“推石头型”职

    业;另一方面,中国即将跨进万元美金的中产型社会,“怕

    死、爱美、孤独”的消费趋势创造了更多有长期复利效应的

    “滚雪球型”职业机会。医生、人工智能工程师、心理咨询、宠物医生、美甲美睫师……这些学历门槛迥异,但是技能提升

    更依赖于长期累积进化的职业来到这个时点的聚光灯下。

    每一颗种子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土壤。如何在这个拐点上

    找到符合自身禀赋优势的“滚雪球”赛道,我会在第二章详细

    解答。

    如何选择城市?这是人们在思考财富问题时经常忽略的

    问题。

    一个人所在的城市,决定了他的生产效率、收入以及福

    1所谓人工智能,其实是数据智能,是人们以海量大数据为养料,用计算机算法对人的行为

    活动进行学习、模拟和预测,并做出合理决策。-^012钱从哪里来

    祉。30年前从同样的起点出发,到了2019年,北京人的年收入

    是广西南宁人的两倍,资产价值是其6倍。不管是逆袭成功的

    普通人,还是当下最耀眼的明星企业,看似迥异的财富轨迹背

    后,都书写着清晰的城市选择之路。

    在第三章,我从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岀发,介绍人

    们如何“用脚步丈量土地”。过去短短几十年,我国数亿人选择

    从“村”到“城”,城镇化成为中国百姓脱离贫困最大的杠杆。

    而当下,数亿人选择从小城向大城汇聚,这成为万元美金社会继

    续向上突破的杠杆。人们之所以向大城市聚集,背后是清晰可见

    的经济规律。在大城市里能够找到更高的“价值”一一“知识外

    溢”及“专业化溢价”等财富创造能力清晰可见。

    2019—2020年,在我国大城市规模溢价凸显的同时,很多

    小城镇、乡村同样拥有机会。大城市、小城镇、乡村之间,呈

    现出合作博弈的局面。当前大城市单位面积发展工业的机会成

    本大幅增加,很多小城镇成为大城市规模溢价的受益者。很多

    乡村正在被平台企业接入城市网络,享受大城市市场规模带来

    的财富机遇。

    择一城以定财富,可逐浪大江奔流之向,可心安大江福泽

    之所。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和土地相连的房

    产是人们财富的最主要来源。尤其在中国,房产占家庭财富的

    比例远超过了一半。过去20年是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年代”,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价上涨10多倍,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

    涨了不少,投资收益远远超过其他资产。

    2020年,中国楼市迎来根本性转折。中国的城市化模式进

    入拐点,人口的流动方向由从农村到城市变成了从小城市到大

    城市,中国的人口集中度将会不断上升。人口流动趋势的变化

    映射到楼市的分化上,就是中国的房价将从普涨时代逐渐进入

    分化时代。

    如何才能选岀具有投资价值的房子?关于这个问题,第四

    章给出了答案。

    这个问题本质上考验的是人们对房产价格逻辑的理解。房

    地产作为一种资产,其价值等于未来所有租金的现金流贴现。

    未来的租金,则取决于房子对未来人们需求的满足。

    2020年,站在万元美金社会的拐角,中国人的时间在变贵,对气候更加挑剔,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向往。这些变化让房子

    的区位变得更加重要:房子和企业、基础设施的连接度更加重

    要,适宜的气候更加重要,附加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重要。落实

    到具体的房产投资策略中,需要考虑连接度、气候和附加的优质

    资源这三者的交集。与此同时,要记住“物以稀为贵”,只有供

    给弹性小、复制成本高的房子,才是投资价值最高的房子。

    职业、城市和房产都是拐点上的“长期趋势”,它们告诉

    了我们2020年之后“钱往哪里去”。除此之外,一般百姓更关

    心的是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价格在2020年究竟会通往哪条路。14钱从哪里来

    2019年的经济形势和资产价格走势,可以概括为:经济触

    底不反弹,资产价格逆境反弹。人们的体感是经济上经历了一

    场寒冬。然而,包括股票、债券、房产、汇率在内的四大类资

    产价格,却走出了稳中有涨的反弹行情。

    为什么资产价格会背离经济发展? 2020年,我们该怎么进

    行资产配置?这是第五章试图回答的问题。

    经济与资产价格背离,原因在于经济政策的转向和悲观情

    绪的消散。从国内看,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稳增长被放

    在更重要的位置。财政和产业政策先后发力,货币政策因为猪

    肉价格带动的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而按兵不动,利率

    只有小幅下调。从国际看,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波慢慢消

    散,市场意识到中美竞争的基本格局将长期存在,过度悲观的

    情绪开始消散。

    2020年,内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L形”的国内经济增速

    将停止下滑,暂时性地探底,来到期待已久的L形的水平地带。

    对外,资产价格已经反映了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化和常态化,而且近期将有所缓和。2020年,全球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放宽,各国政策将进一步宽松,利率水平将进一步下降,货币供应将

    进一步增加。中国资本市场的情绪将告别恐慌,回归理性。中

    国资本市场的总体表现将位于全球前列。

    2019年,花蕾在寒风中孕育。2020年,冬雪将融,鲜花

    将绽。第二章

    林间有两条路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一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

    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 —罗伯特?弗罗斯特I

    2019年,“裁员”是中国职场随时可能掉下来的达摩克利

    斯之剑气

    2019年年初,河南的富士康iPhone (苹果智能手机)生产

    线被媒体曝出裁员5万多人。2月,长安福特开始在重庆装配厂

    裁减数千名员工。5月,被视为“硅谷国企”的甲骨文突然裁

    撤中国区研发中心,1600名平均年龄为37岁的“老”程序员被

    迫重上求职市场,不无尴尬地和大批精力无穷的20多岁小字辈

    竞争。同样在5月,国家宣布两年内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

    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大批曾经有事业编制的“旱涝保

    收”的收费站工作人员忽然“被”下了岗。三四十岁的收费站

    大哥大姐们不得不重新走入社会。10月,三星宣布关停广东惠

    1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这句话出自其代表

    作《未选择的路》O

    2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叙拉古的统治者狄奥尼修斯二世提出与他的朝臣达摩克利斯交换一

    天的身份。达摩克利斯非常享受成为统治者的感觉。直到晚餐快结束的时候,他才注意到

    王位上方仅用一根马鬃悬挂着的利剑。一一编者注-^018钱从哪里来

    州的手机工厂,4000名工人只得另谋生路。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19年的就业市场也有火热的一面。2019年3月,苏宁宣布

    将围绕“智慧零售”战略扩招8万人,其中线下新零售店面业务

    增加4万人,物流新业务增加3.3万人,IT、研发、金融等岗位新

    增7000人。5月,美国制裁华为之后,华为员工人数不降反升,从2018年的18.8万人扩张到2019年7月初的19.4万人,而且7月、8月,华为又招聘了 1万多名应届生,其中以100万?200万元的年薪

    招聘的8位博士都来自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经济转型,人工智能,中美贸易摩擦……2019年一连串让人

    困惑的大词背后是普通中国人职业选择的分水岭。眺望2020年的职

    业选择之林,林间已分出两条路,通向截然不同的财富终点。

    职业与财富

    职业选择是一个普通人财富积累的重头戏。

    这个观点大概会被市面上很多“财富大师”怒慰。很多人

    善于谈论“钱生钱”的鸡汤:一个人要致富,不能依靠工资

    (劳动性收入),而要依靠“睡后收入”,即躺着就有收益的

    金融资产。

    但现实的数据告诉我们,直到2019年,全球普通人财富的

    主要来源仍然是劳动所得。以美国家庭为例:美国普通家庭收

    入的74.3%来自劳动性收入;即使最富有的那10%的美国家庭, 其工资收入也占总收入的一半左右(47%)。对于更多的普通

    人来说,工资等劳动性收入更是占到总收入的80%o 2018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73%来自劳动性收入,包括工资收入

    (56.1% )和个体店、企业主的经营收入(17.2% ) o 1

    1美国数据来源:美联储《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报告》。中国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论人力资本投资》(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中强调了人力资本对个人财富和国家经

    济增长的重要性。他估测,在美国1929-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由教育

    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而且,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影响自身财富水平,还会产生“代际

    传递效应” o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s Becker)发现,学历越高、工作能力越强的人,越重视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有助于提高子女未来的劳动生产率

    和收入。学历较低的人则相反,最终形成贫富差距的代际传递。

    鸡汤是鲜美的,现实却有着无从抗拒的苦涩。

    早在1890年,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就在《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 )中

    断言:“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在现代

    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最重要的来源就是职业。职业选择不仅

    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长度和高度,更决定了其财富水平甚至

    家庭财富的代际传承。 2

    但职业选择从来不是一个容易的命题。巴菲特(Buffett)

    有句著名的论断:“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

    和很长的坡。”对职业选择来说,这是条亘古不破的真理:找

    到既能稳定快速成长又可以积累长期人力资本的职业,就像找

    到那条铺满湿雪的长坡,财富人生的雪球会越滚越大,越滚

    越远。4^020 1钱从哪里来

    但在行业和职业震荡裂变的现实世界中,很多人却总是匆

    匆忙忙,“越勤奋越贫穷”。他们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

    斯,每次努力将一块巨石推上陡峭的山顶后,石头又会重新滚

    落,西西弗斯要永远重复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

    选择即命运。

    对于绝大多数无法拼爹,也无法祈求运气的普通人来说,职业上“滚雪球”抑或“推石头”的选择,几乎是决定一生命

    运的事情。

    到底哪些是“滚雪球型”的职业,哪些是“推石头型”的

    职业?更重要的是,站在2020年的门前,我们会面临特殊的选

    择吗?

    金融视角下的“滚雪球型”职业和“推石头型”职业

    在具体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不妨先从金融视角理解“滚

    雪球型”职业和“推石头型”职业。

    每个人都可以被看作一个资产。这个资产的“基本价

    值”,就是其未来创造的所有价值的总和。如果一个资产未来

    每年创造的价值的增速很高,折旧率又很低,这个资产的基本

    价值自然就会高。|

    1你的个人价值等于未来所有人力资本(包括你的体力、知识、技能)的价值贴现到今天的

    总和。首先,你的人力资本增长得越快,则未来价值越高。其次,未来价值和现在价值之

    间还有一个“贴现”的概念。也就是说,未来资产要打一个折扣才能计算到你的个人价值

    中。为什么要打折扣呢?因为资产是有折旧和损耗的。折旧很快、耗损很高的资本,会有更

    高的折旧率,也就有更高的贴现率,从而导致个人价值偏低。折旧率是个很有趣的名词。从“生理性人力资本”的角度

    看,我们都面临着岁月的折旧一一可乐终将换成枸杞养生茶,从一天睡4个小时依然神采奕奕变成一天睡7个小时还精神不

    济,记忆力、爆发力都在下滑,到五六十岁时面临着自然退

    休。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折旧的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

    大,最后残值越来越小。所以,职场上的年龄歧视本质上是对

    生理性折旧的自然反应。

    但“技能型人力资本”不一样。比如,一个人知识、技能

    的累积速度超过更新的速度,这类人力资本不但不会随岁月产

    生折旧耗损一-人力资本生理性折旧率很低,反而可能增值。

    这就是医生、律师、教师这些职业会“越老越吃香”的原因。

    所以,对抗人力资本生理性折旧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大技能型人

    力资本的积累。这种可以减少人力资本折旧的职业,就是我们

    要寻找的“滚雪球型”职业。而像在收费站收费那种重复性的

    “可编码型”工作(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有海量数据储备、工

    作内容程序化的工作),几乎没有人力资本增长的空间,人力

    资本折旧的速度极快,30多岁就可能折得不剩什么残值了。就

    像GALA乐队在《为你年轻》(Young for You )这首歌里唱

    的:还没有年轻过,就无可挽回地老了。

    所以,“滚雪球型”职业,一定是使人力资本增速加快、折旧减慢的职业。

    更重要的是,“滚雪球”并不仅仅是针对高学历而言的。£22钱从哪里来

    我们团队对中国招聘网站的数据进行了一次整理,发现同为低

    学历门槛的职业,在过去两年间,健身教练的招聘薪资上涨了

    7.1%,工厂流水线普通工人的招聘薪资下降了 12.5%。健身教

    练需要有运动生理学、营养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需要针对

    学员需求设计健身计划和课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专业技

    能和训练经验可以进行“滚雪球式”的积累。所以,健身教练

    不仅是一碗“体力饭”,也是一碗“技能饭”,属于“滚雪球

    型”职业的范畴。而工厂流水线普通工人日复一日地做着相同

    的动作,几乎没有人力资本积累的空间,属于“推石头型”职

    业。2019年,健身教练的平均招聘薪资为8636元,是工厂流水

    线普通工人的1.7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假设今天一个年

    轻人当上了健身教练,另一个人进入工厂流水线工作,10年之

    后,健身教练的收入将是流水线工人的4.4倍。

    这些数据的显著对比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2019年到2020年职

    业选择上的拐点。在这个拐点上,有两个关键词让职业选择变

    得更晦暗也更光明:第一个叫“人工智能”,第二个叫“万元

    美金社会”。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这类技术变革会使

    具有可编码、重复性劳动特征的职业快速贬值为“推石头型”

    职业;另一方面,中国即将跨进人均GDP达1万美元的中产型社

    会,消费趋势的变化创造了更多的“滚雪球型”职业。2020年:人工智能改造职业的“创世纪之年”

    2019年,山东滨州一位工厂工人的命运和花旗集团、德意

    志银行等投行精英们的命运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交集:他们的工

    作都被“机器”取代了。

    制造业大量引入机器人代替人力早已不是新闻,但是令曾

    在金字塔顶端的华尔街骄子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也会面临这

    样的一天一一2019年,花旗集团和德意志银行分别裁员1万人、1.8万人。全球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的报告预测,2017 —

    2020年,机器可以取代30%的华尔街投行员工。

    2020年将是人工智能这个新的“技术幽灵”扫荡人类职业

    版图的开始。

    2016年,借助阿尔法狗(AlphaGo)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

    石的人机大战,人工智能进入了普通大众的视线。2017年,中

    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01 2年的2.3万台猛涨到13.8万台。这个

    增长还在继续。同时,中国工业的工人流失开始加速,2017

    年、2018年我国工业就业人数相较上一年,分别下降了526万、434 万。

    但在2010年之前,人工智能还更多地停留在科学概念和实

    验的阶段,没有对现实世界的职业版图造成冲击。过去10年,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 —算法、算力(计算能力)和算料(数

    据)都取得了重要突破: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上实£24钱从哪里来

    现了突破;芯片等计算机硬件技术进步大幅提高了计算能力;

    在算料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中国8亿手机网民既带

    来了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又为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充

    足的原材料。经过积蓄力量的10年,2020年之后,人工智能技

    术革命将迎来大爆发。

    “算力-算法-算料”形成的正螺旋使人工智能演进到了改

    造现有世界运行模式的节点上。2018年,滴滴出行发布了人工

    智能产品“交通大脑”。我们每一个使用滴滴出行App的人,都为“交通大脑”提供了实时数据。“交通大脑”可通过分析

    大数据,规划交通系统最优运行方案。目前,滴滴出行的“交

    通大脑”已在全国20多座城市扎根生长。以济南为例,智慧信

    号灯的落地提高了城市通行效率,在已优化的344个路口中,每

    天为济南市民节省了超过3万小时的通行时间。2017年,京东建

    成了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库,商品上架、分拣、打包、装卸等环

    节都可以由机器人完成。亚洲一号“智能大脑”更是可以在0.2

    秒内为分拣机器人计算出680亿条可行路径,帮助其做出最优

    选择。利用人工智能分拣系统,京东昆山仓库的一名操作人员

    一天内可以处理12万个订单,准确率也高达99.99%O在配送环

    节,京东的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也现身北京海淀区街头,它能

    够自动规避车辆、行人和道路障碍,准确识别红绿灯信号,自

    主停靠配送点。将来给你送快递的可能不再是快递小哥,而是

    配送机器人。我们曾经熟悉的很多职业,都面临着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

    人工智能带来的降维式打击

    1996年,相机胶卷巨头一一柯达公司拥有超过14万名员

    工,在胶卷时代占据了美国85%的市场份额。10多年之后,柯达市值从1997年2月的310亿美元缩水至2011年9月的21亿美

    元,市值蒸发90%以上,柯达不得不申请了破产保护。为什么

    短短十几年,柯达就从巅峰下滑到了谷底?因为数码相机和智

    能手机仅用10年时间就取代了传统胶卷相机,柯达公司因此遭

    受灭顶之灾。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的

    美国。当时美国制冰业兴旺发达,每年冬季工人从五大湖采集

    冰块,把其储藏进湖边冰屋,再运往千千万万食品加工企业。

    1923年,两位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电冰箱。美国制冰业因此遭受

    了一场灭绝式的打击。这种打击将相关职业、行业的底层逻辑

    彻底颠覆,所以这些行业几乎无药可救。

    2020年,对于那些“可编码型”职业来说,人工智能带来的

    就是这样的降维式打击。你的职场对手不再是同事,而是不知疲

    倦、从不出错、进步飞速的人工智能。李开复曾提出一个判断职

    业未来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五秒钟准则”,即“一项工作

    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可以让人在5秒内做出相应决定,那么

    这项工作就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部分或全部取代”。

    股票交易员----华尔街的传统职业,就是根据指令完成股026钱从哪里来

    票交易操作。一桩交易能否成交,他们只需要关注一下具体数

    字和市场行情,用两三秒时间就能做出判断。在自动化浪潮

    下,股票交易员的工作就大规模地被计算机交易系统取代。

    2000年,高盛纽约总部的股票交易柜台有600名交易员,为投资

    银行的大客户提供买卖股票的服务。如今,这里只剩下2名股票

    交易员,其他人的工作都被自动交易程序接管了。

    但“五秒钟准则”也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即使是传统意义

    上的高智力工种,只要工作内容容易被计算机算法编码,也完

    全可能遭到来自人工智能的降维式打击。

    围棋是传统的高智力游戏,棋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

    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形成了361个交

    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以围地多者为胜。围

    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抽象为这样一个问题:给定一个19 x 19的棋

    盘,在所有尚未落子的地方,选择哪里最佳,赢的概率最大。所

    以,围棋对弈本质上属于“可编码”的范畴。排名世界第一的围

    棋手柯洁天赋过人,6岁习棋,下了约2万盘围棋,赢得了好几座

    世界冠军奖杯。然而,2016年,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横空出

    世,它学习了上百万种人类棋谱,并自我对弈近3000万盘。2017

    年,阿尔法狗以3: 0的比分碾轧了柯洁。

    在2019—2020年的时间节点上,人工智能对“可编码型”

    职业的冲击逐渐成为现实。在技术变革的冲击下,很多曾位于

    金字塔顶端的职业也变成西西弗斯的那块令人绝望的石头。牛津大学两位经济学家I计算了 702个细分职业的人工智能

    可替代概率,在表2-1中,我们分别列出了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具

    有代表性的10种“低危职业”和10种“高危职业”。

    表2-1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十大“低危职业”和十大“高危职业”

    低危职业 可替代概率 高危职业 可替代概率

    职业理疗师 0.0035 电话销售员 0.99

    内外科医生 0.0042 保险理赔师 0.98

    小学教师 0.0044 出纳员 0.98

    计算机系统分析师 0.0065 信贷分析师 0.98

    生产制造一线主管 0.016 簿记、会计和审计职员 0.98

    律师 0.035 收银员 0.97

    软件应用开发工程师 0.042 厨师 0.96

    执业护士 0.058 秘书行政文员 0.96

    保姆儿童保育员 0.084 服务员 0.94

    理发师发型师美容师 0.11 工业卡车和拖拉机操作员 0.93

    工业卡车和拖拉机操作员、电话销售员、服务员、收银员等

    蓝领工作都是“可编码”的重复性劳动,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

    都高达90%以上。2020年,这些工作被替代将不再是“趋势”,而会成为“现实”。以电话销售为例,一个最勤劳的员工不间断

    打电话,每天最多能拨打300通电话,以每月工资3000元算,他

    1 Carl Benedikt Frey,Michael A. Osborne,uThe Future of Employment: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TecmoZogicaZ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zange,2017.01.028钱从哪里来

    的年薪为3.6万元。而电话营销机器人一天能拨打800?1000通电

    话,还可以做到24小时不眠不休,但每年仅需要1万元左右的成

    本。两相比较,成本-收益比能差出近10倍。

    工业流水线的“机器换人”浪潮更是不可逆转。2018年6

    月,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计划在5?10年

    内,将工人数量缩减80%。和血肉之躯相比,机器人拥有更快

    的装配速度、更精确的检测能力,还能24小时连续工作。目前

    富士康的自动无人车间已经在成都、深圳和郑州的工厂投入运

    行,单条生产线的员工数量从318名降到38名,减员近90%,但

    是生产效率却提升了30%。

    华丽的皮袍下爬满了蚤子

    并不仅仅是蓝领的流水线工作被人工智能冲击,许多曾经

    让人觉得光鲜亮丽的白领、金领也面临同样的窘境。最典型的

    例子莫过于一直被视为“高富帅”聚集地的金融行业。

    过去10多年,“银行职员”曾代表着金饭碗、高薪和舒适

    的工作环境。直到2018年,我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员

    工的平均年薪为26万?30万元,是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3倍以上。但在眼下这个拐点上,银行业的多种岗位都面临消失

    的命运。

    移动银行、无人银行的兴起让办理存款、转账等业务的柜

    员岗位进入下行通道。2018年4月,建设银行在上海的“无人银行”落地。机器人、智慧柜员机、VTM机(远程视频柜员

    机)、外汇兑换机、各类多媒体展示屏替代了银行柜员、大堂

    经理等。各种自助机具可以承担90%以上传统网点的现金及非现

    金等各项业务。2019年上半年,我国上市银行中,有薪酬及员工

    人数可比数据的共23家,其中15家都在缩减员工数量,总共减员4

    万多人,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减员1万人左右。

    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快速渗入保险分销、承保、定价和理

    赔等各环节。中国平安每年把年收入的1% (近70亿元)投入人

    工智能的研究之中。2017年,中国平安构建了覆盖所有乘用车

    型的亿级理赔图片数据库,将多年理赔数据转化为算法模型,推出了 “智能闪赔”。汽车出险后,车主拍照片、视频并将其

    上传至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车型、鉴定损伤程度、判

    断修理费用、自动生成理赔总价,将理赔时间由几天缩短到几

    分钟,减少审核人30%?50%。根据麦肯锡的展望报告-2018-

    2030年,全球保险理赔岗位将减少70%?90%。

    金融行业鄙视链顶端的投行精英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也难以

    独善其身。基层的投行分析员承担了大量烦琐的程序化工作,比如处理数据、搜集资料、生成合同、核查文件等。而摩根大

    通利用人工智能开发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软件,只需几秒就能

    完成原本需要36万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据英国《金融时报》

    报道,在未来5年,花旗集团投行业务部门最多将有1万名技术£30钱从哪里来

    和运营员工被裁,占现有员工总数的一半,这些岗位未来将被

    机器学习取代。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句话用

    来形容技术拐点上的很多行业真是再确切不过了— —当一袭一

    袭华美的袍子被时代掀开一角时,人们发现里面爬满了蚤子。

    确实,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场全新的挑战:之前我

    们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机器对人类体力劳动的不断替代,比

    如印刷机替代了抄写员,纺织机替代了手工纺纱女,汽车代替

    了马车夫。而人工智能引领的技术革命却开始入侵新的职业领

    域 人类的脑力劳动。

    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可编码型”的

    脑力劳动。行政文员、秘书、会计、信贷分析师、保险理赔师

    这些传统的白领职业— —主要工作是整理文件、分析数据等

    “可编码型”的任务,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高达90%以上。资

    料阅读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原本是高门槛的人类技能,但在人

    工智能的洪流之下,这些职业的技能护城河转瞬被淹没。

    2017年,腾讯的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现场演示:

    0.5秒写出一篇1000字的完整新闻报道,还自动配图,自动剪

    辑。我们每天看到的很多新闻稿其实都有固定的“套路”。例

    如:在财经领域,上市公司发布的财报、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

    据,在时间点、内容格式上都有规律可循;在体育领域,体育

    赛事的时间、地点、规则都是固定的,一场足球赛的新闻不外乎进球,犯规,发红、黄牌,球员受伤等几类事件。在研究了

    海量的相关领域内的新闻稿后,Dreamwriter很容易总结出一套

    写新闻的“模板”。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它能迅速抓取新闻点

    并将其整合到模板中,即刻生成稿件。面对每天几百场的新闻

    发布会、几千家上市公司信息的发布、上万场各类体育赛事的

    报道 人类编辑越来越力不从心,而Dreamwriter却如鱼得

    水。依靠海量数据和飞速的学习能力,Dreamwriter在搜集数

    据、写作速度和准确性方面都可以完胜人类。《纽约》杂志作

    者凯文?罗斯(Kevin Roose)不无沮丧地说,“自动写作将是

    未来新闻行业最佳发展趋势”。

    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Flaubert)还曾傲娇地写道:

    “写作的生活就像狗过的生活,但却是生命中唯一值得过的生

    活。”福楼拜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技术变革

    的力量竟然如此迅猛,已经侵蚀到了人类的精神创作领域。

    行业内职位的分化

    在谈及人工智能对职业的冲击时,人们有个常见的误区:

    当一个行业的很多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时候,通常的认知

    是这个行业正在走向穷途末路。

    但现实世界永远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更多地显示出“二

    分”的复杂性。比如从行业整体来看,“商业和金融”类职业

    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的平均值高达0.55,远超过“医疗保健执^032 i钱从哪里来

    业医师和技师”类职业的0.18,但在金融业内部,各职位被人工

    智能替代的概率差异很大(如图2-1所示)。有25%的职位被人

    工智能替代的概率低于0.23 ,同时又有25%的职位被人工智能替

    代的概率超过0.94。

    图2-1金融行业各职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

    人工智能对金融业的影响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势态:与材

    料、数据打交道的信贷分析师、信贷审核员被人工智能替代的

    概率高达90%以上,但服务客户的信贷顾问被替代的概率仅为

    4%。信贷审核员原本是银行内部最风光的基层岗位,掌握着贷

    款的“生杀大权”。但本质上,信贷审核员也是“可编码型”

    职业,每天看材料、查报表、打电话,基于大量信息评估贷款

    风险。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从海量数据中挖掘风控

    模型,容易对信贷审核员形成降维打击。阿里巴巴旗下的网商银 行,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 “310”放贷流程:

    小微企业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贷款申请的网上填写和提交程序,贷款1秒钟之内到账,放贷过程中没有人工干预。2018年,网商

    银行累计服务了 1227万家小微企业,但其只有720名员工,而且

    没有一个信贷审核员。在信贷审核员面临职场危机的同时,需要

    和人打交道的信贷顾问却是如鱼得水。信贷顾问直接服务于贷款

    客户,根据贷款客户的需求和条件,设计贷款方案、建立客户关

    系,这类职业被人工智能浪潮淘汰的概率很小。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催

    生了金融行业对于“金融+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全球金融机构都对金融科技人才求贤若渴,中国交通银行就计划

    将本行金融科技人才占比从目前的5%左右提升到10%以上。

    这样的信息很容易被忽略。但如果深度剖析,我们会在这

    些表述中看到关于“未来专业选择”的很多原则。

    比如,金融专业不再是鲤鱼跳龙门的好专业。之前,大量金融

    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银行基层部门的柜员、大堂经理、信贷分析师等

    “编码型”岗位。2020年以后,这些岗位的人员需求会快速下滑,而银行中高层的岗位早被美国常青藤学校以及清华、北大、复旦等

    头部高校的学生占据-----个二、三线普通家庭的孩子,从一个普

    通大学的金融专业毕业,可能会面临着“推石头”的未来。

    再比如,由于科技和金融业的相互渗透,金融专业和计算

    机专业的双修会让学生在职场上抢跑一步。行业和职业内涵的 打碎重塑,其实是对“专业”的一次重新定义Q现在各大学校

    纷纷推岀的“金融科技专业“?本质上都足从传统的金融视角

    山发,加点“科技”的碎料、不会给人带来更高的职业溢价

    但是编程、信息处理等真世的砸核技能,是数据驱动的科技金

    融的核心现在美国好几个超大的量化基金,连一个金融专业

    背景的员工都没有— —苴员工大多是统讣学,数学和计算机专

    业的博上。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公司都只是一串串波动的数字

    符号而已.他们在数据的波动屮詡找细微的规律,进行套利’

    在表2-2'I1 .我们按美国劳「?部的职业分类,将700多卜职

    业分为22个大类、并计算了各大类职业中,人工智盘可替代概

    率的平均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25%分位数和75%分位

    数|等统计数据.与人打交道的社区和补会服务、管理、医疗保

    健执业医师和技师等职业大类,被人丁智能取代的概率最小,而生产制造、办公利行政支持中有很多职业可以被“编码“,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最大-」生产制造大类职业的人工智能可

    替代概率平均值高达0.82n但是,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岗

    位,每-个行业都住发生分化,在生产制造行业,也有人工詢

    能可替代概率小于0.1的岗位,例如生产制造一线主管:在医疗

    保健执业医师和技师屮:也存在人工智能可替代概率高子0.9的

    I 统计学中、25%分位数和75怀分位数指的垦把所有数值加4、到兀排创H升悶囚尊份,处

    T25%4n75%位証上的数値

    “推石头型岗位,例如配药技术员「表2-2各职业大类的人工智能可替代概率

    职业大类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25%分位数 75%分位数 标准差

    社区和社会服务 0.04 0.25 0.0031 0.0081 0.033 0.07

    管理 0.16 0.96 0.003 0.01 0.091 0.28

    医疗保健执业医师

    和技师 0.18 0.92 0.0028 0.00805 0.24 0.26

    计算机和数学分析 0.22 0.99 0.0065 0.03 0.22 0.28

    教育、培训和图书馆 0.23 0.99 0.0042 0.0077 0.39 0.30

    艺术、设计、娱乐、体育和传媒 0.24 0.98 0.004 0.0225 0.375 0.30

    生命、物理和社会

    科学 0.25 0.97 0.0043 0.016 0.43 0.29

    建筑和工程 0.28 0.96 0.01 0.021 0.49 0.32

    安全保卫 0.37 0.95 0.0036 0.08 0.6 0.31

    个人护理和服务 0.48 0.97 0.0061 0.1 0.82 0.36

    法律 0.50 0.99 0.035 0.23 0.79 0.35

    医疗保健辅助人员 0.50 0.89 0.018 0.3 0.72 0.28

    商业和金融 0.55 0.99 0.012 0.23 0.94 0.38

    销售 0.65 0.99 0.0041 0.265 0.97 0.38

    安装、维护和维修 0.67 0.99 0.003 0.59 0.89 0.24

    交通运输和物流 0.68 0.98 0.029 0.46 0.905 0.29

    施工和采掘 0.73 0.96 0.15 0.625 0.87 0.19

    建筑、地面清洁和

    维护 0.78 0.97 0.57 0.66 0.945 0.16

    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 0.78 0.97 0.1 0.77 0.94 0.25

    农林牧渔 0.79 0.97 0.41 0.76 0.94 0.17

    生产制造 0.82 0.99 0.0049 0.78 0.95 0.19

    办公和行政支持 0.84 0.99 0.014 0.8 0.97 0.22036钱从哪里来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1

    1 这是一句西方谚语,英文是What is food to one, is to others bitter poison,这里取的

    其中一种意译。

    2 Carl Benedikt Frey,Michael A. Osborne,The Future of Employment: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Tec力“oogicaZ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H.01.

    对于“推石头型”职业来说,人工智能是一场致命风暴,但对于很多“滚雪球型”职业来说,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的技能不但不会被取代,反而会因为技术进步被赋予更大

    的能量。

    按照牛津大学经济学家弗雷(Frey)和奥斯本

    (Osborne ) ?的说法,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技能主要有

    3类:“社交智慧” (social intelligence )、“创造力”

    (creativity )、“感知和操作能力” (perception and

    manipulation )。

    “社交智慧”包括社交洞察力、谈判能力、同情心等社交

    和情感能力。“创造力”包括原创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感知

    和操作能力”主要指手指灵敏度、协调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

    作环境的能力。在模拟人的动作,特别是精细的手部动作方

    面,机器人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人体是一个极其精

    密的系统,手通过肌肉、骨骼的牵引可以做出成千上万种手

    势,而机械手能模拟的动作不到人手的l10o对于这些“难啃

    的硬骨头”,人工智能就从人类技能的“替代品”变身“互补

    品”,由“威胁”变身“助力”。 1 2在前述表2-1中,我们列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十大代表性

    “低危职业”,比如医护人员、小学教师、软件应用开发工程

    师、美容美发师等。

    与汽车打交道的汽车美容修理职业很容易被自动化,但与

    人打交道的美容美发师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仅为0.11o这是为

    什么?因为面对千人千面的顾客,美容美发师需要设计造型,需要进行非标准化的精细操作。而且,来美容院、美发店的顾

    客并不仅仅是为了理发、按摩、解决皮肤问题,更需要放松心

    情,卸下平时的工作压力,因此美容美发师还需要有社交技

    能。这些技能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软件应用开发工程师需要

    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新软件,开发软件新功能,这需要创造力,也难以被“智能化”。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面对着巨大的不确定

    性,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迅速做岀判断,还需要给予患者

    人文和心理关怀,这样个性化的服务,也很难被人工智能取

    代。小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人类灵魂的

    工程师”,需要完成“育人”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能力、品

    行和三观,这些也是冷冰冰的机器人难以做到的。

    可见,这些职业的共同特征十分明显:职业发展主要依赖

    于社交智慧、创造力、感知和操作能力,难以被“编码”,而

    且人力资本增长速度快、折旧慢。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难以取

    代这些“滚雪球型”的职业。

    但是,任何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职业,其实也有大量的重复Y38钱从哪里来

    性劳动:一个医生要写病历、看片子、做常规手术;一个北大

    生物学博士生一天中有大量时间在刷试管、洗瓶子、准备实验

    材料。而人工智能可以将人类从烦琐的程式化劳动中解放岀

    来,让人类把精力集中于需要创造力、判断力、社交力的部

    分,提高这些“不可编码”的技能的溢价。

    我们以医生这个职业为例。中国的医生是全世界劳动强度

    最大的群体之一。北京一个三甲医院医生典型的一天是这样

    的:上午看完四五十个病人,下午到晚上做四五台手术。他们

    走路都是小跑,长期处于忍渴、忍饥、忍尿的状态。但其实医

    生耗费了大量时间在重复性劳动上,比如写病历。一个三甲医

    院的年轻医生每天需要投入3?4小时填写电子病历。2017年,有

    研究显示,初级住院医师花费在电子病历上的时间超过总工作

    时间的一半。|

    人工智能正在帮助医生摆脱“填写电子病历”这种烦琐的

    重复性劳动。2013年,硅谷的两个初岀茅庐的年轻人伊恩?沙

    克尔(Ian Shakil )和佩鲁?特兰(Pelu Tran)推出了一款软件

    产品Augmedixo在临床医生佩戴了装有这款软件的谷歌眼镜

    后,Augmedix就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医患对话转化为

    实时准确的医疗报告。医生可以在就诊过程中专注于与患者的

    交谈,无须耗费额外精力来记录和编辑病历。就诊结束后,医

    1 Arndt,B. G.,et al.Tethered to the EHR:Primary Care Physician Workload Assessment

    Using EHR Event Log Data and Time-Motion Observations,77ze 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09. 生只需花几分钟时间审阅该文档,就能完成全部的医疗记录工

    作。截至2019年,Augmedix已经完成了超过300万次的病历记

    录工作,每天能帮助医生节省大约3小时的工作时间。我国的

    人工智能公司也开始了类似探索。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就开

    始应用云知声的“智慧医疗语音录入系统”。医生说话时,其讲

    话内容会被转录成文字,录入病历系统,而且语音识别精准率达

    95%O这个系统可以有效节省医生38%以上的时间。截至2019年,该系统已在全国100余家医院投入使用,另有500余家医院已经

    完成了测试。

    人工智能有两副面孔:对于“推石头型”职业来说,它是

    摧枯拉朽的秋风;而对于“滚雪球型”职业来说,它却是润物

    细无声的喜雨。2020年,人工智能引领的技术革命已是“山雨

    欲来风满楼”,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

    《2018未来就业》报告,2018—2023年,全球范围内将有7500万

    份“推石头型”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同时也将催生1.33亿个与

    人工智能合作的“滚雪球型”职业岗位。站在2020年职业之林

    的分岔口,选择“推石头”的山坡,还是“滚雪球”的赛道,将决定你一生的道路。

    2020年:万元美金社会的职业新赛道

    一个高中文化的农民工子弟,想顺利在北京找份高薪工

    作,拿到北京户口,这听上去是不是很魔幻? 2019年北京积分弋。40钱从哪里来

    落户的通过率不到5%,大批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都因为几

    分之差被这座城市挡在门外。

    但现实永远比想象精彩。在北京市通州区,有所几乎没人

    叫得出名字的高职学校一一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它是一所专科

    学校,偏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这里出来的学生,不是

    所谓的“天之骄子”,也没有那张薄薄的“大学文凭”。但是

    和一般大学不同的是,每年一到毕业求职季,在绝大多数毕业

    生绞尽脑汁写简历、找关系,像蚂蚁一样穿梭于各种求职场所

    时,这所学校的门外却站满了来“要人”的单位。这所学校护

    士专业的学生尤其抢手,可谓一人难求。要人单位不仅包括国

    内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各大医院,还有大量海外高端护理机

    构— —丰厚的薪水、齐全的各类保险、大城市户口、出国签

    证,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能想到的“待遇”都是来这里要人的

    单位的标配。

    为什么?因为中国医护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实在是太不匹

    配了!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为410万,每千人拥

    有注册护士数仅为2.94名,严重落后于欧盟(8名)、美国(10

    名)、日本(11.5名)的水平。如果以国家规划的2030年每千

    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4.7名的标准算,未来10年内,中国还

    需要约300万名护士。

    以护士行业的一个细分职业“助产士”为例。目前,我国 助产士与生育妇女数量之比为1M000,即4000个育龄妇女才有

    一个助产士!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是1:1000,即便如此还经常

    被诟病产房人手不够。根据统计,国内医院仅产房助产士的缺

    口就有至少20万人。巨大的行业人才缺口也促成了该行业的高

    薪。工作1年后,北京助产士的薪水中位数在7500元左右,3年

    后则能达到8600元以上,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资深助产士的

    月薪可达到15000元以上J一个有多年临床实践的助产士,熟悉

    产程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快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助产士的工

    作技能不仅不会随年华老去,反而会随着时间增长,同时其薪

    酬也会水涨船高。这是妥妥的“滚雪球型”职业。

    不仅国内缺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在国外也是异常紧俏。

    2019年,美国劳工部发布了未来10年增长最快的职业列表:前

    10位中有9种职业是医护相关职业;家庭保健、个人护理职业更

    是高居榜首,未来10年内这些工作的岗位数量预计可增长40%

    左右。

    正是因为这种“技能型”的工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

    态,北京市从2013年开始,宣布允许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

    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彳这短

    短一行字意味着很多个在京务工人员家庭的命运转折。“户籍

    歧视”以及与户籍相伴的教育问题是所有中国人都绕不开的话

    1数据来源:职友集网站(http:www.jobui.comsalary)的数据。

    2北京市教委《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4^042钱从哪里来

    题。北京作为首都,坐拥无可比拟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自然处

    在“歧视链”的顶端。但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天

    堑”,在强大的市场供需力量面前,也出现了一条通路。

    只要能洞察到时代的风口,坐上趋势的快车,一个普通资

    质的农民工子弟也能找到自己人生那条长长的坡道,滚动职业

    和财富的“雪球”。

    2019—2020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怕死、爱美、孤独”的

    万元美金社会。这3种全民性的感受将逐渐成为社会的常态。

    这几个关键词所创造的需求和供给,都将是下一代职业选择的

    风口。

    “怕死”的职业风口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食物的丰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

    社会第一次出现了 “老龄化”的概念。老龄化,既是寿命延长

    的胜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心病。

    康复治疗师的春天

    2019—2020年,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是有一些基本规律可

    循的。

    20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

    12%,距离深度老龄化社会|仅有一步之遥。同期,人均预期寿

    1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

    老龄化社会。当这一比例达到14%时,则为深度老龄化社会。 命将上升到77岁,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均预期寿命更是会

    达到83岁以上。2020年,“90后”开始步入而立之年,这一代

    是严格遵守独生子女政策下的一代,他们结婚生子后的家庭属

    于典型的“42N”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妻,N个孩子),即1

    对年轻夫妻肩负4位老人的养老及一到两个孩子的养育压力,他

    们将在工作、子女教育、父母养老问题的夹缝中生存。大量数

    据表明,在生命的最后七八年里,老年人是需要日常照护的。

    这些数字和事实都指向一个方向一一像幼儿园、托儿所一

    样的社区养老、上门护理、陪伴看护、病后康复等医疗服务需

    求将快速增长。有数据估算,我国需要康复服务的人口超过1

    亿,而目前全国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仅有4万人左右。如果参

    照国际平均水准,结合我国2万家医疗机构的规模,康复治疗师

    的市场需求至少为30万人。

    巨大的人才缺口就是普通人逆袭的机会。上海、北京的三

    甲医院是各大顶尖医学院毕业生的梦想之所,竞争绝对惨烈。

    但是你会发现,这些医院康复科的大量年轻医生来自滨州医学

    院、蚌埠医学院等普通学校。他们大学没有毕业就以实习生身

    份“沪漂” “北漂”,因为康复治疗人才的极度紧缺,他们的

    梦想得以实现。

    医生职业的拐点

    中国医生的超负荷工作早已不是新闻。北京儿童医院繁忙弋044钱从哪里来

    的时候,平均每位医生一天需接待80?100名儿童,有时候甚至

    达到150名。这是什么概念呢?假设一个医生像冯唐说的那样

    “忍尿忍屎忍饿忍饥”-中间无休连续问诊10个小时,也需要

    每3?4分钟看一位病人。北京儿童医院不是特例,《2017年中国

    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超过50%的受访医生表示自己平

    均每周工作在60小时以上,其中有接近25%的医生平均每周工

    作80小时以上。然而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他们的收入并不乐

    观。根据医学新媒体平台“医学界”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医

    生薪酬现状调研报告》,仅有21%的受访医生对自己的薪酬表示

    满意。接受调查的年轻医生平均年薪在10万元以下,不足美国

    医生平均薪酬的114「2019年10月,浙江三甲医院的一位外科

    医生在得到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到,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后,需

    要做“乳房重建术”,这个手术需要6个医生、2个麻醉师、3个

    护士齐上阵,历时10个小时。但是,这样一台复杂的手术,主

    刀医生的奖金仅为300元,全国各地公立医院的情况都类似。更

    不要说医生还面临着人身危险,前几年患者打伤、杀害医生的

    案例屡见报端。

    1冯唐,《三十六大》,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74页。“和过去相比,大夫的挂号费涨

    了点,还是在一本时尚杂志的价格上下,一上午还是要看几十个病人?,还是要忍尿忍屎忍饿

    忍饥,每个病人还是只能给几分钟的问诊时间。”

    2中国医生薪酬数据来自医学新媒体平台“医学界”《2018年度中国医生薪酬现状调研报

    告》,美国医生薪酬数据来自美国劳工部。2018年,美国年薪最高的细分职业中,前10名中

    有9个是医生行业。排在第一的是麻醉师,平均年薪26.7万美元,外科医生以25.5万美元的平

    均年薪紧随其后,在此之后是平均年薪24.2万美元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平均年薪23.8万美

    元的产科和妇科医生。面对这样的现实,难怪每逢高考季,江湖上总是流传着

    “学医毁三代”的传说,也难怪我国医疗资源紧张。医学专业

    平台“丁香园”曾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58%的受访医生会力阻

    自己或亲友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仅3%的医生建议自己或亲友

    的子女学医。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包

    括执业助理医师)的平均数为2.59位,而美国每千人平均拥有

    3.46位执业医师,德国、意大利、瑞典等欧洲国家每千人平均拥

    有的执业医师数可达6位,远高于我国。

    2019—2020年,将是医生这个职业的新纪元。

    很多变化都藏在细节里。

    2019年9月,很多人的朋友圈被“病人举报飞刀医生收红

    包”的事件刷屏。事情不复杂:在III西省一个小县城,有位患者

    患脑梗,县城医院由于条件有限,请北京天坛医院的专家来做手

    术,患者支付1万元专家劳务费。手术顺利完成之后,患者和家

    属举报当地医院和外地专家收受红包。如果按照前两年的“民间

    情绪”,医生会受到不少非议,但是这次却有相当一部分网友一

    边倒地声讨患者,“白眼狼” “倒打一耙” “无耻自私”等用词

    层岀不穷。在参与新浪网络投票的7000名网友中,选择“应该为

    享受更好医疗付钱”这个选项的人最多,占35%。1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医生、医疗行业的情绪

    1另外,有28%的网友选择“不应该支付红包,手术费已包括专家费用”,22%的网友选择“病

    人可支付红包,但应该有收据”,15%的网友选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o046钱从哪里来

    和看法,都在经历着缓慢却显著的变化。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往往愿意为有形的产品付费,不

    愿为无形的知识、技术、服务付费。人们为了买车、买苹果手

    机可以“割肾”,看病时却总嫌贵— —医生开一张单子就要花

    这么多钱。这不是中国人的观念陈旧,而是由收入水平决定

    的。2019年,中国即将跨入万元美金社会。收入上升意味着

    消费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从“使用”转向“服务”,从

    “有形”转向“无形”,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自然也上了新

    的台阶。医护服务的地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服务质量和医

    疗技术支付溢价将是未来的常态。

    和其他职业相比,医生的职业坡道特别长,四五十岁的医

    生正当壮年,六七十岁的医学专家大多也仍然活跃在第一线,更重要的是,医生的“技能累积回报率”极高,是典型的“滚

    雪球型”职业。我们团队对2019年各职业招聘薪酬进行了研

    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医生的“年资溢价”最高,即经验积累回报率高。我们研

    究了不同工作经验要求下的招聘薪酬,发现在各类细分职业

    中,牙医的经验积累回报率排名第一。这就是说,随着工作年

    限的增长,牙医招聘薪酬涨得最快。一位初出茅庐的牙医,招

    聘薪酬约为1.1万元月,而一位有10年以上经验的牙医,则能找

    到月薪2.65万元的工作,增长了 141% (如图2-2所示)。“年资溢价”:随着工作经验要求上升,招聘薪酬上涨

    牙医

    程序员

    招聘工资

    (

    元

    月)

    30000 ------------

    —一半导体集成电路

    芯片工程师------- 培训机构教师

    房地产销售

    健身教练

    美甲美睫

    普工操作工

    0

    经验不限 1-3年 3-5年 5-7年 8-10年 10年以上 ------- 服务员

    招聘丁作经验

    图2-2各类职业的“年资溢价”

    医生职业的“滚雪球”坡道很长。医生职业的人力资本折

    旧速度较慢,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生积累了大量从业经

    验,有助于提升其对疑难杂症的判断力,越老越值钱。《中国

    医生的退休现状研究》|一文总结道:一般而言,医生要到40

    岁才能真正成熟,能够自己独立带组,50岁是医生们技术、经

    验、精力正好的时候,六七十岁的医学专家退休返聘的也不在

    少数。截至2016年,我国60岁及以上医生占全体医生的11%。

    随着经验的积累,医生收入也会提升许多,从初级职称到高级

    1卜野、徐伟、李阳,《中国医生的退休现状研究— —以一个中等城市医科大学附属的一所大

    型综合医院为例》,载于《科技经济导刊》2018年第18期。048钱从哪里来

    职称,其薪酬可以翻1倍以上。我们团队通过北大医学部采访了

    一些毕业后留在各大三甲医院的医生,对体制内医生的职业期

    和收入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了解。I

    王医生硕士毕业后,入职浙江某地级市中心医院。他深切

    地感受到,医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职业。在接受规范化培训的

    两年内,王医生的年薪偏低,为8万?13万元;到了第3年,王医

    生入职成为正式员工后,收入就可达16万?17万元。随着经验的

    积累、职称的提升,医生收入还会持续快速增长。在浙江地级

    市医院,医生一般在40?50岁可以升为副主任医师,年收入就能

    翻一番,达到三四十万元;如果能更进一步升为主任医师,则

    年收入至少有五六十万元。

    医生的“学历溢价”也最高。我们研究了不同学历要求下

    的招聘薪酬,发现在各类细分职业中,牙医的“学历溢价”排

    名第一,本科及以上学历牙医的招聘工资是大专学历牙医的1.46

    倍(如图2-3所示)。在医生职业中,高学历标志着基本功扎

    实、医学知识丰富,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所以,在医生这个

    行业,知识等于金钱,“读书无用论”是最大的谎言。对于希

    望成为医生的年轻人,努力读书才是唯一的“终南捷径”,学

    历的提升可以直接作用于你的收入水平。

    医生的收入增长与所在城市也有密切关系,大城市可以给

    医生职业加杠杆,让医生的收入增长曲线更加陡峭。大城市疑“学历溢价”:随着学历要求上升,招聘工资随之上升

    招聘工资

    (

    元

    月)

    o

    招聘学历要求

    图2-3各类职业的“学历溢价”

    -牙医.......程序员-------半导体集成电路[

    芯片工程师 :------- 培训机构教师-------房地产销售-------健身教练

    —?—美甲美睫.......普工操作工

    —服务员

    难杂症患者云集,可以让年轻医生的经验积累速度更快。而且

    大城市也聚集了更多医疗资源。北京、上海的三甲医院数量就

    分别达到了59家、43家,而整个山西省仅有26家三甲医院。大

    城市可以撬动“知识外溢效应”— —三甲医院聚集,年轻医生

    有更多机会和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的人在一起,向他们学习。

    陈医生入职北京一个三甲医院时,年薪只有6万元,生活捉襟见

    肘,收入也低于在浙江地级市医院就职的王医生。但是,如果

    陈医生未来升任副主任医师,他的年收入则可达百万元以上,主任医师年收入可达几百万元。也就是说,20年后,陈医生的

    收入可以达到王医生的3?10倍。£50钱从哪里来

    如果说“滚雪球”的关键是选择职业方向的话,站在2020年

    这个拐点,医护人员无疑是万千职业中最好的职业之一,它提

    供了足够长的雪道,足够多的雪量,可以让年轻人滚出人生和

    财富增长的雪球。

    “爱美”的新世界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墨子就告诉我们:“食必常

    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当温饱不再是人类最大的约束时,对“美”的追求会自然地

    成为一个社会的整体趋势。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类的消费趋

    势也多从有形趋向无形,从实用转向“愉悦”。为“赏心悦目”

    付出更高的价格是一个中产社会的典型消费趋势。2013年,针

    对2000名英国妇女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女性仅在“美发”

    一项的平均消费支出就高达290英镑年(大致相当于人民币2610

    元),约为我国2018年人均美容美发支出的10倍。彳根据业务咨

    询公司Frost Sullivan的调查数据,2018年日本每千人接受医美

    疗程的次数为27.1次,美国是51.9次,韩国是86.2次,而我国仅

    为14.8次。在我国,医美市场还是一片蓝海。

    就像先哲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俊美的相貌是比任何介绍

    信都管用的推荐书”。以貌取人是进化赋予人类的本能。2019

    1出自汉代刘向所著《说苑?反质》中引用的墨子语。

    2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2024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18

    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营业额约为3408.16亿元,平均每人每年美容美发支出243元。 年,中国将正式跨过“万元美金”这条线,以北上广深为代表

    的“都市中产”成为消费新主力。从1亿的城镇中产家庭来看,多由女性掌握家庭财政大权。I都市中产阶层不再仅仅满足于

    吃饱穿暖这样的基础物质需求,而是开始追求质量、服务和精

    神价值,愿意为“美”支付溢价。此外,城市青年们越来越不

    急于成家。2018年,上海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9岁,已经高

    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单身群体,她们没有家庭负担,消

    费行为完全以自我需求为核心,会为了拥有“有趣的灵魂”和

    “好看的皮囊”花大钱。都市中产女性和单身贵族们的■悦己

    型消费”推动了 “颜值经济”的蓬勃发展。清华大学联合美团

    点评发布的《2018中国美业行业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0

    年,中国美业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

    15%o

    2014年,“颜值经济”爆发的前夜,河狸家已布下美业的

    棋局,建立了覆盖美甲、美睫、美容、美发、化妆、健身等美

    业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在过去3年“颜值经济”的潮流推动下,平台手艺人从1万多增长到4万多,并为1000多万名消费者提供

    了上门服务。河狸家还与天猫联手推出“美妆实物销售+上门服

    务”的模式。2019年,这个模式迎来爆点,其2019年“双11”

    期间的销售额是2018年“双11”的2.5倍。

    1根据《中国家庭精明消费报告》,44%的女性会管理伴侣的全部资金,这在一线城市更为

    普遍,近70%的一线城市女性会负责全部家庭购物。£52钱从哪里来

    从2017年开始,河狸家这个平台上就出现了一批励志故事

    的女主角。

    2019年初秋的上海。红洪拉上自己的三层推拉式美容工具

    箱,看了熟睡中的宝宝一眼,悄悄地走出家门。这时还不到6点,她尽可能地挑选平整的路面,害怕滑轮声惊醒和自己宝贝一样

    熟睡的人们。尽管如此,家住闵行区的红洪还是步履匆匆,她

    要在7点半赶到杨浦区五角场,开始今天的第一单生意。这单之

    后,紧接着排上了来自虹口区、徐汇区、静安区的其他3单预约

    服务。

    红洪是一个靠手艺挣钱的典型蓝领“沪漂”。她每天拎

    着箱子,花4小时以上时间通勤,穿梭在城市中做上门美容服

    务。在传统观念里,红洪做的是伺候人的“不入流”职业。实

    际上,她知道自己的收入比很多坐在写字楼里的白领高出一大

    截,甚至可能比她服务的客户还高— —她带领几个店员开了小

    型线上工作室,月收入4万?5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足以支持她

    把宝宝送进每月学费7000余元的私立幼儿园,也足以支持她在

    上海周边投资两套房产。

    很难想象,红洪3年前在河狸家平台第一个月的收入不到

    800元。2016年的红洪,从黑龙江偏远农村跟着丈夫在上海“随

    波逐流”。初中辍学的她,被绝大多数职业挡在了门外。还好

    在当年学习成绩倒数、逃学混网吧的日子里,她投靠亲戚家的

    美容院学了点手艺。凭着这点仅有的本事,红洪鬼使神差地加 入了互联网平台河狸家。来河狸家的第一个月,她经常在高楼

    大厦鳞次栉比、弄堂小巷九曲十八弯的陌生城市里迷路。面对

    客户刁钻的要求,她时常不能全盘应对。不过红洪很快靠自己

    的手艺走上了财富“滚雪球”的道路。从关注热播剧集、微博

    热搜趋势到接受平台培训,她不断升级自己的美容手艺。一切

    有关护肤、美容、产品使用心得的知识点,红洪— —熟记于

    心。她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平台24小时开放接单。凭借自

    己的努力,当年她的月收入就增长了20倍,到了 16000多元。

    很多人容易将“红洪们”的故事解读成“对抗命运逆袭”

    的偶然事件,这其实是个误解。红洪的逆袭有“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必然因素的推助。从天时角度看,3年前红洪来到

    上海,正赶上了 “颜值经济”的风起时,“爱美”开始成为万

    元美金社会的刚需。消费能力强、追求小资情调的上海白领们

    也更愿意为美容服务支付高溢价。从地利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平

    台给红洪加了杠杆,让她的潜在客户群扩大到整个上海,使她有

    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高消费客户。从个人角度看,红洪从事的美容

    师职业也是“滚雪球型”职业,我们团队研究了各职业的招聘工

    资,发现美容美发师工作5年后,招聘工资可以翻1倍以上。红

    洪10多年的职业技能积累,是她滚动财富雪球的基础。

    在河狸家,类似红洪的女生并不在少数。来自山西临汾襄

    汾县的“北漂”美容师涂小六,已经在美容业打拼了 10年,目

    前每月收入也稳定在2万元左右。2010年高中毕业后,她就来到054钱从哪里来

    县城美容店打工,当时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父母也总是责备

    她“不好好学习只能伺候人”。现在的涂小六却成了父母的骄

    傲,她的收入超越了大部分高中同学:当年的小姐妹有的选择

    去珠三角的工厂打工,每月工资五六千元;有的三本毕业后,回县城捧上了公务员的“金饭碗”,每月也只有4000元左右的

    收入。

    在河狸家的4万名手艺人中,90%以上是女性,50%是“90

    后”,大部分是高中及以下学历。“北漂”手艺人中,有一半

    来自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北京周边省份的小城或农村。

    这些年轻女孩,没家底、没学历、没资源,职场起点可谓低到

    尘埃。她们几乎人人都有过一天连轴转十几个小时、住地下

    室、被克扣工资、被顾客刁难等经历,按照她们自己的说法,“吃得起这种苦的女生,谁没有点伤心往事”。但是,如果留

    在农村,那么她们一年平均可支配的收入只有14617元,而且高

    中学历家庭的收入仅为本科学历的25%左右J如今,平均工作

    年资不到2年的河狸家手艺人的平均收入为8000元月左右,超

    过了普通本科生毕业3年后7441元月的平均工资。2

    为什么在2019—2020年的拐点上,这样一个看起来未来

    渺茫的弱势群体,会集体性地呈现出朝阳一样的状态?因为她

    们误打误撞地走上了中国步入万元美金社会后最大的一条赛

    1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收入差距报告》。

    2本科毕业生工资数据来自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道一一由“爱美”衍生出的“颜值经济”。

    在迅速扩张的“爱美”市场需求面前,具有专业技能的美

    业职业,包括美容师、美甲师、化妆师、健身教练,都从“三

    教九流”迅速成为都市职业的新风向。2010年至2018年,健身

    行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8%,截至2018年4月底,持有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健身教练达到79073人,但这个规模还远远

    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前10大城市健身会员渗透率,即健

    身会员与常住人口的比率约为1%,而邻国韩国与日本的这一指

    标的数值分别为7.3%、3.3%。|随着万元美金社会的到来,我

    国一、二线城市健身会员渗透率可能提高到2%。也就是说,仅

    一、二线城市的健身会员就有600万人左右,健身会员与持证健

    身教练之比高达75:1O如果要让这个比例下降到10:1,健身教

    练的缺口就还有50多万人。巨大的人才缺口,也使得健身教练

    的薪酬水涨船高。根据《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全国

    私人教练的收入集中在每月1万?1.5万兀,其中一线以及新一线

    城市私人教练的收入普遍在1万?3万元,远超普通白领的收入。

    我们团队研究招聘网站的数据后发现,健身教练的工作经验由

    零增长到5年,招聘工资可以增长40%以上。

    移动互联网普及这样的技术变革,更给美甲、健身等手艺

    人加了杠杆。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一个消除时间与空间限

    制、可以无限延伸的市场。手艺人与消费者原本是无数个孤立一^056钱从哪里来

    的节点,而互联网平台把所有节点都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巨

    大的网。这种网络效应在个体劳动者身上,就是直接的财富

    效应。

    首先,潜在市场规模扩大了。河狸家美甲师Seven说,与以

    往做美甲小店相比,自己的收入翻了一番。因为线下美甲小店

    只能服务方圆两公里的社区,想让客人做一个三四百元的美甲

    套餐都很费劲。而现在,他可以轻易接触到全城的高端客户。

    其次,互联网平台的点评功能也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加快了

    劳动者技能信息的传播速度,使个人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以往判断手艺人技能的好坏主要看门店信誉,而互联网平台将

    手艺人的技能水平公布给所有消费者,使得手艺人的收入能与

    个人的技能水平直接挂钩了。

    在这样的正向反馈下,优秀技能很容易获得金钱上的回

    馈,形成磨砺和提高技能的正向循环。.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美业新职业是“逆袭型”职业。医生、IT工程师这些职业虽然是财富创造的“滚雪球”坡道,但也有高

    学历门槛的限制。在这个“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时代,一个来自

    农村的低学历的年轻人,很难跨过学历门槛。那么,寒门子弟真

    的找不到创造财富的雪道吗?更具体地说,一个来自偏远农村、初中辍学的年轻女性,能实现年薪50万元这样的目标吗?

    要知道,实现年薪50万元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2018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只有2.4万元,这意味着,只要你每年到手的净收入超过2.4万元,你就已经战胜了一半中国人。

    在深圳,如果你每月的税前工资达到2.58万元,就已经超过了

    95%以上的深圳工薪阶层。】即使是从清华、北大毕业,在一线

    城市工作、进入了金融或互联网等高薪行业,实现年薪50万

    元也绝非易事。但是,红洪、涂小六等初高中学历的底层劳动

    者,抓住“爱美”消费升级的风口,依靠移动互联网的杠杆,实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年薪50万元。

    “颜值经济”造就的新职业不依赖学历,而依赖于工作中

    积累的经验与手艺。我们团队研究招聘网站数据发现,在健身

    教练、美甲美睫师等美业新职业的招聘信息中,要求本科及以

    上学历的不足1%。而且,招聘工资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不强。

    对于美甲美睫师来说,大专学历的招聘工资与初中及以下学历仅

    相差300元。但是工作经验积累5年后,招聘工资可以翻1倍。这

    一类“逆袭型”职业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创造财富的上升渠道。

    在万元美金社会,即使你难以叩响“名牌大学”这扇门,也总

    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扇窗。

    “孤独”的二次元

    马尔克斯(Marquez )在他的经典著作《百年孤独》(Cien

    Anos De Soledad )中叹息道:“越文明,越孤独。”

    确实,孤独是现代社会尤其是大都市的标配。经济越发-^058钱从哪里来

    达,社会分工越细化:吃饭可以叫外卖,洗衣可以送洗衣房,出行可以召唤出租车,还可以买保险来预防意外事件。一个人

    完全可以依靠陌生人生存下去,不再需要依赖家庭或集体提供

    的互助功能。大规模的城市化也为独居人群提供了完美的巢

    穴— —餐馆、酒吧、超市、住宅区的各种生活设施,一个人可

    以生活得很滋润。

    美国社会学家克林南伯格(Klinenberg)在专著《单身社

    会》(Going Solo)中讲道,“现在仅在纽约市,就有100万独

    居人口;在曼哈顿,一半以上居住人口选择独居”。很多研究发

    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独居人口的比例也会更高。从

    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的北欧、日本,独居人数最多。47%的瑞

    典家庭是单身家庭,30%的日本家庭只有一个人。截至2017年,我

    国15岁以上未婚人口总数为2.15亿,再加上2300万的离婚人口,我国单身人口规模达到了2.4亿,占总人口的17%J “越文明,越孤独”是现代社会难以逆转的大潮流。

    在步入万元美金社会的中国,都市漂泊的年轻一代正经历

    着和孤独共处的时刻。

    从小县城孤身一人来北京打拼的“90后”小张,日常工作

    “996” (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回到家筋

    疲力尽,瘫在床上刷手机,周末只想睡个懒觉、吃顿大餐。小张

    习惯于跟父母报喜不报忧,与同学、同事关系比较淡薄,更不存在街坊邻里关系,周围都是熟悉的陌生人。久而久之,她慢慢习

    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去医院。

    她虽然经常在网络上叫嚷着“好孤单啊”,但实际上并不愿意岀

    门社交,认识新朋友,反而热衷于擔猫逗狗、玩《旅行青蛙》,在《恋与制作人》中谈一场完美恋爱。这一批离开原生家庭,飘

    荡在陌生城市的独居年轻人,被称作“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们独自在大城市闯荡,工作竞争压力大,又缺乏

    亲情、友情、爱情的支持,容易产生心理亚健康问题,不仅

    “空巢”,而且“空心”。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

    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

    状态,16.1%的城镇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我们国家并不特殊。很多发达国家都走过类似的历程。截

    至2018年,美国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人员超过30万】,平均每千

    人拥有0.4位心理咨询专家。但是,回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还

    只有4000名心理咨询专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历了

    20多年的战后繁荣期,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开始反思千篇

    一律的工业社会、生活成本高企的大都市带来的心理问题。20

    世纪70年代的美国社会经历了一连串“暴风骤雨”— —越战泥

    潭、滞胀危机、种族冲突……这也造成了年轻人的精神危机,使心理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

    1数据来自美国劳工部。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人员包括12.5万名心理咨询专家、2.6万名精神

    科医师、7.1万名精神科技术员、5.7万名精神科护理、3.8万名心理学教师。 国社区心理健康中心、康复治疗中心、就业帮助等部门开始大

    量聘用心理咨询工作者,美国各州开始设置心理学职业资格考

    试,开启了心理咨询的职业化进程。目前,美国有12.5万心理咨

    询专家,他们的平均年薪为8.7万美元,比全美劳动者平均薪酬

    咼 66% o

    随着中国社会迈入万元美金社会,尤其是大城市的“中产

    化”,以及“90后”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心理健康越来越成

    为中国社会的关注点,人们也越来越愿意为解决心理问题的困

    扰而付费。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心理咨询”注册公司的数

    量是5年前的5倍。2016年至2018年,在心理咨询互联网平台

    “简单心理”上,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的次数从人均9.63次增长

    至人均11.92次,这两年内的人均咨询花费也增长了近28%0

    2017年4月,CCTV4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一则

    新闻报道震惊网民:“心理咨询师的日薪可达9000元。”当

    然,这只是特例,不过心理咨询师职业的确收入不菲。根据

    《2018心理咨询行业人群洞察报告》,咨询经验在5000小时

    (如果按每天5小时、一年200个工作日计算,则为5年咨询经

    验)以上的心理咨询师,单次咨询收费一般在500元以上,50%

    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月收入可以超过2万元。

    为什么很多人眼中“聊天就能挣钱”的心理咨询职业收入

    如此之高?这反映出我国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巨大缺口。据统

    计,截至2018年年底,虽然持有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 书的人有120万,但目前很多心理咨询师缺乏规范、扎实的系统

    培训(一般仅接受过3?6个月的短期应试训练)。据业界估计,120万名心理咨询师中真正有能力提供专业服务的仅有3%左

    右。这样计算,专业心理咨询师不到10万人,平均每千名中国

    人拥有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不足0.1人。如果我国心理健康行业要

    向美国看齐,那么我国专业心理咨询师缺口多达50万人。

    心理咨询师也是典型的“滚雪球型”职业,处于起步阶段

    的心理咨询师往往收入微薄:根据统计,咨询经验在100小时以

    下的咨询师,单次咨询收费一般为200元以下,月收入小于2000

    元。心理咨询师绝非“聊天就能挣钱”,除了需要掌握各流派

    心理学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积累案例经验,在实战中磨炼沟通

    能力、洞察力、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能够帮助来

    访者排忧解难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心理

    咨询师的薪酬将有大幅增长。经验在5000小时以上的咨询师,单次咨询收费上涨至500元,70%的资深咨询师月收入在1万元

    以上。

    除了向心理咨询师求助以外,一些“空巢青年”将宠物作

    为新的情感寄托。2019年10月,在北京市通州区,一家特殊的

    “幼儿园”开张了,专门招收“毛孩子”— —宠物狗。每天早

    上8点,主人可以把宠物狗送到这里,托管给专业的训导师。

    “幼儿园”制定了从早8点至下午5点的课程表,安排了日常护

    理、遛放玩耍、行为纠正和训练等课程。这样的新鲜事物折射 出“宠物经济”的崛起。截至2018年,中国养宠家庭的数量为

    9978万户,在2013年至2018年的6年里,增长了43.9%。而且中

    国70%的宠物主人是年轻人,年龄在20?35岁,生活在一、二线

    城市,把宠物当作自己的家人,有大量宠物养护、健康医疗等

    方面的信息及产品需求。| “宠物经济”也催生出一系列“滚雪

    球型”职业。宠物驯导师、宠物美容师等新型职业如雨后春笋

    一般岀现在大众视野中。在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很多驯犬基

    地已经出现,专业驯犬师也成了热门职业。在北京,找专业驯

    犬师上门指导两小时,就需要花费3000元。在宠物市场日渐庞

    大的背后,也有一群同样身着白大褂的生命守护神— —宠物医

    生。“兽医”由充满乡土气息的职业转变为高收入职业。入行

    12年的沈阳的曹医生2005年每月收入仅有800元,2007年时涨

    到2000多元,如今月薪已过万元。根据智联招聘与美团点评发

    布的《2018年新职业人群工作生活现状调研报告》,有28%的

    宠物医生月收入超过2万元。而且宠物医生也面临很大缺口,截

    至2018年,虽然我国有接近1亿户养宠家庭,但拿到兽医资格证

    书的医生只有9.1万人彳,平均1000个养宠家庭才有1位兽医。

    2020年,“怕死、爱美、孤独”的万元美金社会推动了三

    波消费趋势浪潮,让医生护士、健身教练、美甲美容师、心理

    咨询师、宠物医生等“滚雪球型”职业浮出水面,来到聚光灯

    1数据来源:狗民网《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2其中执业兽医师6.4万人,执业助理兽医师2.7万人。下。乘上时代趋势的快车,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选择契合自己

    优势禀赋的“滚雪球之坡”,滚岀职业和财富的雪球。

    每一颗种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土壤

    虽然医生职业的折旧率低、收入高,能产生越老越值钱的

    “滚雪球”效应,但是医生也是一个有“高学历门槛”的职

    业:如果你想进公立医院,那么至少要有知名高校的本科、硕

    士学历;如果你想进北京、上海的三甲医院,则至少是博士起

    步,还要与清华、北大或者海外的医学博士们竞争上岗。

    在互联网大潮中,年薪30万元是“中庸”水平,年薪百万

    元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你想进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等公

    司当程序员,至少要是“985” “211”大学毕业的,还要面对

    和清华、北大毕业生的激烈竞争— —阿里巴巴、腾讯、网易都

    是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前十大毕业流向地J 2019年,华为以

    200万元年薪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消息刷爆很多人的朋友圈,但是

    拿到高薪的8位毕业生都是北大、中科大、中科院等顶尖高校的

    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博士。

    所以如果你不是“学霸”,这些职业都只能是“美人如花

    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即。换句话说,能考上顶尖大学的人还

    是少数。如果我们用2001年出生人口数量来估算2019年适龄高

    1数据来源: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北京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

    度报告》O考人口,那么2019年全国普通本科录取人数为309万,占当年适

    龄高考人口( 1696万)的18%o “985” “211”大学招生数约

    为60万人,仅占当年适龄高考人口的3.5%O每年不能上大学或

    者没有上顶尖大学的1000多万年轻人怎么办呢?是不是人生就

    从此灰暗了?

    世界从来不是只有一种颜色。每一颗种子都应该找到属于

    自己的土壤。

    我们团队分析计算了这几年招聘市场的要求,将职业分为

    高学历门槛职业、中等学历门槛职业和低学历门槛职业。如果

    在某职业的招聘中,50%以上工作岗位的招聘要求大专及以上学

    历,则我们将其定义为高学历门槛职业;如果20%?50%的工作

    岗位的招聘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则我们将其定义为中等学历

    门槛职业;如果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工作岗位占比不足20%,则为低学历门槛职业。程序员、牙医、宠物医生等职业都在高

    学历门槛职业之列;行政、秘书、证券分析属于中等学历门槛

    职业;而健身教练、美容美发、美甲美睫等职业在招聘时的学

    历要求较低,属于低学历门槛职业(如图2-4所示)。

    虽然就一般规律而言,学历和收入成正比,但是低学历不代

    表低收入,低学历门槛职业中也存在高薪职业。比如主播签约艺

    人、健身教练、美容美发师的招聘工资都在6000元以上。普工操

    作工、服务员的招聘工资较低,分别为5077元、4303元,和招聘

    学历要求非常接近的美容美发师的招聘工资相差了 24%O程序员

    半导体集成电路繼幽嗣

    芯片工程师

    宠物医生5^^

    高学历

    门槛职业

    培训机构教师

    牙医

    中等学历

    门槛职业

    普工臊作工VBBSBSm

    美甲美瞳S3議鱷

    0% 10% 40% 50% 60% 70% 20% 30%

    X学历不限口初中及以下 高中 中专技校■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

    80% 90% 100%

    宠物美容■8HSESBMBEB

    月嫂猜婴师1师刪1删nwBMH

    美容美发rasram

    图2-4各职业学历门槛

    同样地,高学历也不等同于高收入。高学历、中等学历门

    槛职业中也存在低薪职业,秘书行政文员的招聘工资仅为4650

    元,比流水线工人的工资还低。牙医、程序员则属于高薪职

    业,招聘工资在1万元以上,与秘书行政文员的招聘工资相差了

    163% (如表2-3所示)。

    24%代表的是低学历门槛职业中“滚雪球型”与“推石头

    型”之间的差距,163%代表的是中高学历门槛职业中“滚雪

    球型”与“推石头型”之间的差距。很明显,学历越高,选择

    “滚雪球型”或“推石头型”职业带来的差距会越大。表2-3 2019年各学历门槛职业的招聘工资

    低学历门槛职业招聘工资 中等学历门槛职业招聘工资 高学历门槛职业招聘工资

    职业 月薪(元) 职业 月薪(元) 职业 月薪(元)

    主播签约艺人 9284 房地产销售 9264 牙医 12212

    健身教练 8636 证券分析 9255 程序员 11392

    美容美发师 6280

    秘书行政

    文员 4650

    半导体集成电

    路芯片工程师 9795

    美甲美睫师 5851 宠物医生 7833

    普工操作工 5077 培训机构教师 6555

    服务员 4303

    根据各职业的技能回报率,我们团队在低学历门槛职业和

    中高学历门槛职业中,选出了 6类典型的“滚雪球型”和“推石

    头型”职业。

    在低学历门槛职业中,服务员、普工操作工的技能积累回

    报率非常低,5年经验积累的溢价也仅为11%、25%,这是典型

    的“推石头型”职业;而健身教练工作5年后,招聘工资可上涨

    43%;美甲美睫师、美容美发师工作5年后,招聘工资可以翻1

    倍以上。

    在中高学历门槛职业中,牙医、程序员、集成电路工程

    师、宠物医生都是“滚雪球”的好赛道。工作10年后,牙医的 招聘工资可以增长近1.5倍,程序员的招聘工资也可以翻1倍。

    而培训机构教师工作10年后,招聘工资仅上涨67% (如表2-4

    所示)。

    表2-4各职业的技能积累回报率

    滚雪球型 推石头型

    中高学历门槛

    牙医:148% 培训机构教师:67%

    程序员:121%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工程师:93%

    低学历门槛

    美容美发师:112% 服务员:11%

    美甲美睫师:102% 普工操作工:25%

    宠物美容师:82%

    健身教练:43%

    注:低学历门槛职业技能回报率=(5年以上工作经验招聘薪资经验不限招聘

    薪资-1) X100%

    中高学历门槛职业技能回报率=(10年以上工作经验招聘薪资经验不限招聘薪

    资-1) X100%

    你可以依据自身优势禀赋选择自己的“滚雪球”赛道。

    一个萝卜一个坑,条条大路通财富。

    如果你是学霸,可以选择做医生、程序员;如果你热爱健

    身、社交能力强,可以选择做健身教练;如果你是个爱美细心

    的小姑娘,可以选择做美甲师、美容师。如果你像李佳琦一样-^068钱从哪里来

    口才出众、热爱美妆,而且具有面白唇红这些禀赋,美妆直

    播、网红经济也是可选的道路。

    2020年,职业的林间,路已经分岔。“滚雪球之坡”与

    “推石头之坑”的分野也日渐清晰。从认知到选择,我们走上

    的路将决定我们未来的财富创造之路。第三章

    位置决定命运人类是城邦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

    城市与财富:被忽略的选择题

    城市创造的奇迹

    2019年,孙玲的人生在纽约切尔西第八大道上华丽地展开。

    早晨8点,高楼鳞次栉比的曼哈顿岛人潮涌动。孙玲穿着

    连帽卫衣,踩着运动鞋疾步如飞,紧贴早高峰人流奔向谷歌的

    纽约总部办公室。她是纽交所上市公司EPAM— —谷歌云业务

    的重要合作商— —的一员。到了办公室,放下黑色双肩包,孙

    玲赶紧按亮了两个电脑屏幕,忙着调试谷歌云计算业务的代

    码。孙玲的周围,坐着大批从斯坦福、麻省理工毕业的天之骄

    子。年薪12万美元,身边每一棵绿植都被修剪得极具艺术与摩

    登感,办公环境享有“员工天堂”的美誉,显示屏闪动着一行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03年版,第一卷第二章。意思

    是人群为了生存需要,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又为了生活需求的扩张及满足更高的要求,组成

    更大的团体,发展出城邦。人类聚集并生存在城邦中,是出于本性。Y72钱从哪里来

    行代码— —这就是28岁的孙玲所在的世界。而在10年前,这个

    世界对于来自湖南省娄底市偏远乡村的女孩孙玲来说,还是一

    个遥不可及的梦。当年的她只是一个18岁的乡镇高中毕业生,拿着2300元的月薪,在深圳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监测电池的正

    负极。

    2009年11月的一个周末,孙玲从她所在的工业园区出发,转两趟公交车,来到了深圳福田区的华强北商业区,走进了一

    家专业计算机培训机构。这个只有18岁、身材娇小的年轻女孩

    还不知道,在走进玻璃门的那一刹那,命运的旋转门也为她打

    开了。

    曾经的华强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子第一街。所有中国制

    造的数码产品及零部件,大到百寸液晶面板,小到微米发光二

    极管,都在这里流通。前店后厂的模式-让这里的市场动向成

    了大量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指挥棒。和深圳这座城市的草根气

    质一样,华强北提供了全世界最具“市场导向”和实用性的计

    算机课程— —学制有在职的、全日制的,课程内容根据最新的

    行业用工需求有所侧重。和学院派不染烟尘的课程不同,华强

    北提供的很多课程都是“从零开始”,注重“快速上手”的实

    战技术。前18年生活在山沟沟里,不怎么会操作电脑的“孙小

    白”无论如何都想不到,1年后的自己,居然凭借着“能用”的

    1前店后厂模式原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特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在这里,指在前面扮演“店”的市场和销售与在后面扮演“厂”的加工和制造联系紧密。Java编程技能,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嘉德永丰开发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在这家IT公司做起了软件开发程序员。

    在一个“奋斗18年,才能坐在这里和你一起喝咖啡” |的时

    代,来自偏远农村的高中生孙玲,几乎注定要在流水线上被岁

    月曰复一日地碾轧。但是“深圳-华强北”改变了潮水的流向。

    尽管是最底端的基层码农职位,对孙玲来说,也是命运攸关的

    一跃,她进入了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IT行业— —这个行业和深

    圳这座城市的势能让她能够站在更高的肩膀上。

    从孙玲刚踏入深圳到20 15年,我国网民规模从3亿涨到了

    6.7亿,IT行业也因此发生了剧烈变革。在大城市的行业最前

    沿,孙玲感受到如飓风般卷入的优秀人才正在让竞争变得白热

    化。她在拿到了大专文凭后又找到了深圳大学专升本的自考机

    会:平日加班工作到深夜,周末跑到深大进行两天紧张的学

    习。在这里,孙玲获得了学院派扎实而系统的训练。虽然一般

    人用4年就能做到的事情,孙玲用了7年,但是她终于在2016年

    拿到了深大计算机系专升本的文凭,英语也过了四级— —命运

    之门再一次对她敞开。

    2016年年底,深圳一家留学机构的一则平淡无奇的招生广告

    从无数人的电脑网页上掠过— —赴美带薪学习9个月,实习1年,有留美工作机会。孙玲扫到这则招生信息时内心激动不已。再

    1这一说法出自一篇现实题材的文章— —《我奋斗了 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作者是网

    名叫“麦子”的人。他在文章中用18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出生农村的普通人努

    力改变命运的艰难历程,引发了千万网友的共鸣。£74钱从哪里来

    细看要求,工作经验、学历、英语能力自己都满足,仅差第一

    期的学费与雅思成绩。接下来的2017年,孙玲的生活就是工

    作、学习,然后拼命存钱。虽然一路坎坷,但是深圳这个有梦

    就可能实现的地方,给了所有她想要的学习机会,让她从月薪

    2300元的厂工成长为薪水过万元的白领程序员,又让她从东八

    区一跃飞到了大洋彼岸的西五区。

    在孙玲忙着改变命运的时候,在距离深圳华强北15公里

    的龙岗区坂田街道,一家叫作华为的企业正在成为全世界的话

    题。2019年的华为,是一家掌握着最先进的5G技术,在全球

    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业务,营收千亿美元的巨型企业。

    时间往前回溯32年。1987年,43岁的任正非刚离婚,背着

    200万元的负债在泥泞中开始了艰难创业。而他的泥泞之地,正

    是和东方之珠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将香港的电子产品倒卖

    到内地来,是20世纪80年代深圳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任正非最

    初就是做香港康力公司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商,从香港购入

    设备,再卖到内地。不久之后,世界各国的程控交换机厂商以

    及大大小小的代理商迅速盯上了中国这个巨大的通信市场。在

    深圳,光是代理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商就多达上百家。竞争

    越发激烈,代理毛利被迅速压缩。

    1992年的春天,长篇通讯稿《东方风来满眼春— —邓小平

    同志在深圳纪实》|让深圳这座城市成了最先被改革开放春风吹 动的地方,也成了有闯劲儿、有技术的年轻人最向往的城市。

    郑宝用— —华为的二号功臣,在去华为这家“吃了上顿没下

    顿”的小型民企和去清华大学读博的两个选项之间,毅然选择

    了前者。他接下任正非交付的重任,希冀从西门子、爱立信、朗讯等公司的技术垄断中突出重围,自主研发大型交换机。对

    他来说,华为的困顿只是暂时的。年轻繁荣的特区几乎一天一

    个样,搞出自研交换机的希望也和这个带着魔力的城市一样,就在不远的未来。当时为了自主创新,在现金流极其紧张的关

    键时期,几乎每一笔合同预付款都被华为投入到了生产和研发

    中。团队里每天都有人因为高度的不确定性离开,但又马上被

    逐梦南下的顶尖高校毕业生填满。1993年,华为自研大型交换

    机技术在深圳站稳脚跟,由此翻开了公司的新篇章。华为也成

    为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诞生的无数个偶然中的必然之一。

    一个人海中的普通人、一个万亿商业帝国— —迥异的财富

    轨迹、迥异的世界,却因为“深圳”这个名字,产生了某种奇

    特的交会。这背后神秘的力量就是“城市”。

    人类的财富创造从来都和城市紧密相连

    在大多数风云人物的财富创造史里,城市都是决定成长的

    核心因素。1798年,内森?罗斯柴尔德(Nathan Rothschild )只

    身来到伦敦。作为大英帝国的资金心脏,伦敦为罗斯柴尔德家Y°76钱从哪里来

    族|提供了充分利用金融杠杆的机会。他们大量发债、贷款给英

    国政府,借力英国崛起,完成巨额财富的积累。大约200年后,在扎克伯格(Zuckerberg)尝试为当今拥有21亿全球用户的社

    交媒体平台脸书融资的时候,波士顿的风险投资人拒绝了他。

    无奈之下,2004年,他从波士顿搬到了硅谷。活跃于硅谷的天

    使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给了他第一笔启动资金,他也从背靠硅谷的斯坦福大学里招募到能实现自己宏伟愿景的

    大批技术人才。“如果我待在波士顿,脸书不一定会如此成

    功”,这是扎克伯格内心的唏嘘。

    对于马云来说,杭州也不是偶然的“落脚城市”。21世

    纪初的长三角是轻工业(比如来料加工制造、出口纺织品、箱

    包和日用品)民营小企业的天下,这些小企业遍布长三角的每

    个镇甚至每个村庄。这些企业天然有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完成

    高效交易匹配的诉求。当信息时代来临的时候,阿里巴巴的电

    商业务迅速在这里集结商户。没有长三角这样的地域特征,也

    不会有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的企业愿景。

    更重要的是,杭州极其开放的金融体系为阿里插上了腾飞的翅

    膀。2004年,阿里电商业务已快速膨胀至每日8000笔;一年

    后,业务增长至每日几万笔。“堆积如山”的转账指令由杭州

    1罗斯柴尔德家族始于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原

    本是在德国提供银行服务的犹太银行家。他的5个儿子分别将业务拓展至伦敦、巴黎、法兰

    克福、维也纳和那不勒斯。19世纪,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同时也是

    世界近代史上最富有的家族。其中,内森对家族财富积累的贡献最大。 工商银行的300名员工— —处理。在一个无法通过信用卡实现担

    保交易的环境里,支付宝与杭州工商银行曾经有过很长一段并

    肩作战打通支付系统的日子。阿里巨大的成功有很多解释,但

    杭州、长三角的地域要素,却常常被人忽视。试想一下,如果

    阿里出生在贵州或者西宁,是否还会是今天的阿里?

    城市之于人和机构,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娅之于巨

    人安泰俄斯。一旦脱离大地的滋养孕育,巨人也会孱弱不堪。

    不同的城市带来不同的财富创造力

    从1978年到201 9年,应该是近千年来中国普通家庭财富增

    长最快的几十年。这几十年的“中国奇迹”本质上是普通百姓

    财富增长的奇迹。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同样的人在不同城市

    获得的财富创造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1992年,北京工薪阶层一个普通三口之家的年净收入是

    7668元,同年广西南宁市一个双职工家庭的全年可支配收入是

    6318元,二者相差甚微。20多年后的2019年,同样的双职工

    三口之家,在北京的年净收入约为203970元,而在南宁的则为

    105828元。相同的起点,仅仅因为城市不同,20多年后的财富

    创造能力就相差了几乎1倍。|这还仅仅是流动性的收入,要是

    考虑家庭房产价值差异,相差得就更多了。假设三口之家拥有

    1扣除税收和社保等支出后的年净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测算。078钱从哪里来

    90平方米的房产,按照20 19年10月北京和南宁房产的均价计

    算--- 6.42万兀平方米和1.25万兀平方米—房产价值分别是

    578万元、113万元,差了4倍多。而这都还是有形的财富。北京

    这个城市带来的无形资产,比如各种博物馆、画展,众多对外

    交流的机会,以及优秀人才汇聚的环境,根本没有办法被计算

    进去。而这些无形资产会塑造我们的财富观,未来会决定我们

    下一代的财富创造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或者家庭的财富路径,大多是我

    们所在城市的注脚。在2019年8月的香帅线下大课《做财富的朋

    友— —城市篇》的开头,我略带伤感,但又斩钉截铁地陈述了

    我们这个时代关于财富和城市的一个事实:城市决定着你财富

    的上限,也决定着你财富的下限。

    城市选择指引人类的财富之路:微观原理

    世界著名的城市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格雷泽

    (Edward Glaeser )给出了一个极简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格雷泽将人的财富创造过程(X)理解成人们投入生产要素,在某个城市进行生产的过程(X)。2人们投入到财富创造过程

    1数据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http:www.creprice.cno

    2 Edward L. Glaeser,Joshua D. Gottlieb,The Wealth of Cities: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Spatial Equ librium in the United Journal of Economic 厶 iera“ 厂 e,2009.03.在

    文章给出的模型中,人的财富创造过程X=AF(K,L)O其中,技术水平跟城市绑定且随着时

    间变化。一部分资本投入K在每个城市通用,比如在任何城市都能修建一样的厂房。而另外

    一部分资本投入K不能挪动,与城市绑定,比如一个城市的矿产资源、离港口的距离等。城市

    的财富创造水平,因为投入要素因城而异,所以体现出很强的城市特征。中的多个生产要素,都与城市密切绑定。比如,每个城市的技

    术水平(力,advanced technology )就存在巨大不同--- 上海

    纺织业的平均技术水平跟纽约的同行业相比就存在差距,也跟

    米兰纺织业的平均水平存在差距。同样地,个人的人力资本

    增长速度更是与所在城市息息相关。本章开头提到的孙玲,如果不是在深圳这样一个魔法城市,怎么能想象她在短短10

    年内打怪升级,从“青铜”成长为“王者”,再站上世界之

    巅? 一个普通程序员在深圳锤炼10年与在小城市消磨10年,获得的技能和经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艺术家会扎堆在

    纽约、伦敦?为什么那么多怀揣梦想的人背井离乡,在天通

    苑“北漂”,在漕河泾“沪漂”,在远方蜗居煎熬?因为站在

    对的城市的肩膀上,我们会被赋予更强的财富创造能力。就像

    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25年告诉我们的:人类是城邦的

    动物。

    人无法选择先天的禀赋,就像一颗种子不能选择自己的基

    因和种属一样。但人可以选择城市,犹如蒲公英可以选择落地

    的土壤— —同样的种子,在肥沃的土壤、温润的季候风中结出

    的果实和在贫瘠的土地上结出的果实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纠结职业的选择,困惑资产的选择,却从来没有意

    识到,对城市的选择更深刻地影响着个人财富。在顶级经济学

    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中,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埃斯特班?罗西-汉斯伯格(Esteban Rossi-080钱从哪里来

    Hansberg )等人总结道:

    “一个人所站的位置,决定了他的生产效率、收入以及福

    祉。八

    位置决定收入

    17世纪以前,人类活在与饥饿的抗争中。土地是人类最主

    要的食物来源,几乎所有人都被拴在土地上。“易于耕种的纤

    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

    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 1 2

    1 英文原文为:An individuaTs place of residence is essential in determining her

    productivity, income,and well-being.这句话岀自Klaus Desmet,David Krisztian Nagy,Esteban Rossi-Hansberg,The Geography of Development,<0”加 of Political

    Econo砂,2018.06.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33页。

    3 根据History Databas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HYDE)数据库的城市化率以及Maddison

    Project数据库中的人均GDP水平进行测算。

    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的不到300年时间里,世界人口数量翻了

    7番,全球GDP增长了 168倍。和经济爆炸式增长同时进行的,就是持续的大规模的城市化:1700年,仅仅有2%的英国人居

    住在城市里。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城市里出现了规模化的机

    器厂房,人们开始流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地方,去寻求更高的收

    入。300多年后的2018年,83%的英国人居住在城市,每一个人

    的人均产值是300年前的25倍。3

    和西方数百年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同,中国数亿人

    从村到城的迁徙时间,被压缩为短短的几十年。这个选择带来 的财富效应,是中国百姓脱离贫困最大的杠杆。

    2019年,35岁的李华,来自河南驻马店确山县留庄镇毛

    绳村,她一家已经在广州、东莞、北京辗转迁徙了20年。她

    和她家庭的轨迹,就是城市选择财富效应的一个缩影。李华生

    于1984年,和村里大部分“80后” 一样,她没有挨过饿,但

    关于贫穷的记忆还是深深刻在骨子里。只有逢年过节来客人,她才能吃上大米饭,还会和姐弟们为了多争一口饭大打出手。

    在她记事的年代,她知道有个叫“城镇户口”的东西,将她和

    “城市”隔绝在两个不相通的世界。她听父亲说,父亲年轻时

    去省城走访亲戚,都得先去公社开个证明,上报自己去哪里干

    什么。

    李华不知道的是,她记忆中的贫穷其实和这个“户口”密

    切相连。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实际上就是对最重要的生产要

    素— —人力资本一一的流动性的限制。人们被禁锢在村庄小

    镇,无法进人城市,生产要素无法流动到效率更高的地方,经

    济增长自然会因此停滞,人们的收入也无法提高。改革开放则

    是一个城乡分割逐渐减弱、人口流动性逐渐加大的过程。据研

    究测算,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当时的人口流动程度

    计算,人均产出也比人口完全自由流动时损失30%o 1

    1 Chun-Chung Au,J. Vernon Henderson,How migration restrictions lim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5 Jowrna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6.

    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均土地很少。李华婆家一共7 口人,连-4^082钱从哪里来

    田带旱地一共6亩(0.4公顷)。在收成最好的年份,一亩(约

    0.067公顷)地可以种一季花生(收成2000元)、一季小麦(收

    成1500元),一年能收入3500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药、机

    器租用等成本,一年一亩地的净收入是2500元,6亩地的净收入

    就是15000元。如果在计划经济时代,李华全家都留在农村种

    地,7 口人的平均月收入就是179元。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一

    家人仅能吃饱饭,留不下一点零用钱,而且这还是收成最好的

    年份。如果碰到旱灾,不要说利润,连种子和化肥、农药的钱

    都挣不回来。

    1999年,李华初中毕业就去了广州制衣厂打工,成了流水

    线上的工人。她还记得第一个月收到800元工钱时的感受:那是

    她人生第一次攥着这么多现金,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城市”

    和“乡村”之间那条巨大的鸿沟。一个15岁女生两个半月的收

    入和作为家里壮劳动力的父兄一年的收入相差无几。

    1999年,确山县农村居民可支配的年收入是1744元,广州

    城镇居民可支配的年收入是21577元,后者是前者的12倍多。李

    华的“第一桶金”,就是城市选择的结果。当时,珠三角和长

    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像海绵一样吸引着像李华一样的农民

    工。2000年年初,仅广东一省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吸纳

    了近100万人就业,2008年更是达到了 111万人的顶峰。当然,“李华们”的选择也造就了 “中国奇迹”— —从2001年中国加

    入WTO (世界贸易组织)到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盈余增长 了 10 倍。

    在美国,城市人口比重从1800年的6%上涨到1950年的60%

    多,用了 15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人均收入增长了近8倍。在

    我们国家,从村镇走向城市的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从

    1950年的11%±升到1996年的30%,再到现在的60%,仅用了近

    7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人均收入增长了20倍。|

    北京大学的徐远教授在他的《人?地?城》一书中写过一句意

    味深长的话:“人类演化的一条轨迹,是更多的人离开土地,汇成城市。”这句话更深层次的表达是,人们对城市的选择,就是对财富和增长的选择。

    2020年,万元美金社会与城市再选择

    2019年10月15日清晨,夏宇早早地打开了电脑,不断刷新

    着北京市积分落户申报网站的页面,翻看论坛和微博上的最新

    消息。这是夏宇在百度(北京)工作的第8年,他终于获得了申

    报落户的资格。彳夏宇,32岁,国内顶尖“985高校”的硕士毕

    业生,又有百度这种“高科技企业”加持,条件很好。但是他

    仍然非常忐忑,因为2019年百度大搜索部门海纳了400余名应届

    毕业生,其中有大批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的本硕博学

    生,他们当中通过校招途径拿到北京户口的比例不足1%。

    1根据HYDE数据库的城市化率以及Maddison Project数据库中的人均GDP水平(扣除通胀影响)

    进行测算。

    2申报北京积分落户的硬性条件之一,是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084钱从哪里来

    一晃神,北京市新一轮的积分落户人员名单总算出炉了。

    6007人入围,通过率不到5%。夏宇扫了一眼自己的分数,离落

    户线93.58分还有些距离,但还算是意料之中。

    说起来,夏宇并不是一个没有选择的男生。作为具备高学

    历的理工男,他有上百个城市可以选择。2019年,为了引进

    更多人才,各城市的“抢人大战”不断上演。天津、武汉、郑

    州、南京、合肥、长沙、海口……150多个城市相继发布了人才

    落户优惠政策:送房、送购房租房补贴、送创业补助金,金额

    从千元到千万元不等。西部重镇西安的抢人策略更激进,即使

    不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只要是“教育部学信网在册人员”就可

    以落户。要是被认定为A类人才,更是可以直接获得100万元的

    购房补贴。参考西安市中心1.5万平方米的房价,这相当于送一

    套六七十平方米的小套间。

    但是对成千上万的“夏宇们”来说,他们就像武侠小说

    《白马啸西风》里的李文秀所说的一样,“那些都是很好很好

    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2019年,中国即将进入万元美金社会。世界上几乎所有高

    收入国家,在“万元美金”这个节点上,都经历过一次人口对

    城市的“再选择”— —从小城市汇聚到大城市。1990年,全球

    人均GDP不到5000美元,全球千万级别人口的城市只有10座。

    2019年,全球人均GDP接近1.1万美元,千万级别人口的城市变

    成了28座。在过去大约30年的时间跨度内,世界的人口都在向 大城市聚集。“夏宇们”面临的选择,其实也只是人们涌向生

    产效率更高地区的历史常态。

    很多人认为,社会越富裕,就越追求“诗和远方”。《老友

    记》中瑞秋父母的家、《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父母的家,都是

    带着大草坪的郊区大别墅。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这样的生活才

    是中产阶层的标配。更何况,还有数据显示,洛杉矶、纽约等大

    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时常出现少量人口持续流出的现象。

    但真实的全景数据是,1978年美国进入万元美金社会后,城

    市化率从73.68%持续上升到82%,人均GDP翻了6倍。而那些从

    大城市“流出”的人们,也没有走太远。他们或是去了同一个城

    市圈的其他地方,或是换了座大城市。从《老友记》到《生活大

    爆炸》,一代代年轻人的故事,仍然都发生在城市的公寓里。

    多个维度的测算表明,中国当前的大城市集聚程度还很有

    限。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考虑了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规

    模和距离附近大城市的通勤距离后,2006年世界平均的人口集

    聚程度是52。其中,美国是72.3,日本是92.9,韩国是89.6,英

    国是84.7O与之相比,中国36.2的人口集聚水平,则和刚果、几内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接近。即使是2019年,中国常住

    人口最多的前30位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才达到

    25%,远远低于同期美国46%的比例。而从每平方公里的产出

    1 Hirotsugu Uchida,Andrew Nelson,Agglomeration IndexrTowards a New Measure of

    Urban Concentration,Wo厂Bank Working Paper,2008.02.-^086钱从哪里来

    (城市经济密度)来看,即便是我国当前的北上广深,经济密

    度也仅为2亿?3亿美元平方公里,在新加坡、首尔,这一指标

    是5亿美元,东京为7亿美元,纽约接近10亿美元。这些国际化

    大都市在单位面积上的高经济产出,均由人口规模支撑。

    看来,“聚集”仍然是中国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而万元

    美金社会的城市选择拐点,就是从小城到大城。数字时代又为

    中国城市选择的这个拐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从2019年到2020

    年,中国人的城市选择,到底哪里是火焰,哪里是海水呢?

    网络人口:中国人的迁徙和分布

    2019年,我们团队利用智能手机设备的定位数据,测算岀了各

    个城市的“网络人口”,对人口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全新的刻画。

    我们把用户智能手机设备登录最多的城市设置为用户的真

    实常住地,在测算过程中去掉低活性设备等因素的干扰,用某

    地区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使用移动手机设备的总数来推算该

    地区的整体网络人口数量。网络人口虽然不能完美地展现真实

    人口的分布,但是它能通过被动地追踪用户位置,尽可能准确

    地捕捉大量流动人口。它还是一个地区经济活跃人口的最佳衡

    量方式,因为一个人在线的活跃程度和他与网络产生的连接及

    随之附带而来的经济效益,呈现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我们还发

    现,网络人口对居民用水量、居民用电量和生活垃圾三大经济

    指标的解释力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维度的人口指标。我们通过测算发现,2019年的中国城市呈现出一面是海

    水,一面是火焰的画面。纵横交错的中国犹如一张巨大的网

    络,零星分布的少数城市,是中国热得发烫的“火焰之城”

    (网络人口比常住人口多)— —除了我们熟悉的北上广深、成

    都、杭州外,东南沿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详见本章

    附表1A)也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人口流入。

    西南一隅的成都是北上广深以外的一颗龙珠。成都的网络

    人口为2684万,比1605万的常住人口数高岀1000多万。从流向

    分析来看,流入成都的外地人中,来自四川省内其他地区的人

    口占比为43.2%,来自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陕西等周边

    省份的人口占比为9.3%,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其他“火焰之

    城”:其中,来自一线城市的人口占比为1.4%;来自二线热点

    城市的人口占比为4.2%,这其中有七成是来自重庆的。换句话

    说,成都是四川省当仁不让的人口磁铁,加上省内城市及四川

    省周边,最少有1000万人在用脚步选择走向这座城市。

    而火焰的反面,就是那些冰冷的海水— —人们选择离开的

    城市。根据测算的数据,我们定义的“人口流出城市”(网络

    人口比常住人口少)大量分布在中部、苏北、鲁南以及西部地

    区(详见本章附表IB) o

    在人口流出的城市中,作为传统直辖市的天津是个令人惊

    奇的存在:户籍人口 1050万,常住人口 1557万,而这座城市的

    活跃网络人口只有1402万。也就是说,人们的脚步在选择离开088钱从哪里来

    天津,去往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及天津周边的廊

    坊、唐山。究其原因,是因为天津的第二产业占比高达43%,其

    经济体内部没能演化岀很好的支柱型服务业,所以人们的脚步

    会转向服务业更发达、生产效率更高的其他“火焰之城”。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种群体流动中,人们的选择并不是随

    机的。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2019年中国人的城市选择主要

    基于“就近”和“经济”两个原则— —人们就近聚集,选择离

    家最近的经济发达的城市。比如,辽宁省各地级市居民迁徙的

    第一选择就是省会沈阳,而那些决定离开辽宁的人,第一选择

    则是北京。再比如,江苏人流向省外的第一选择是上海,选择

    去上海的人是选择去北京的5倍多。

    基于网络人口的趋势分析与微观层面的个体选择遥相呼应。

    比如:在全国范围内,有53%的美团骑手选择在家乡所在的省内

    工作;选择在北京工作的骑手们,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和山西。

    2019年的网络人口分布情况告诉我们:

    城市选择中的马太效应正在不断增加,从小城汇聚到大城

    的城市选择拐点正在到来。

    2006年以来的13年中,“大城市”的人口吸附能力已经

    在不断巩固。根据我们的测算:这13年间,“巨型城市”以及

    “超大型城市” |的人口累计平均增速约为30%,广州、深圳的

    1巨型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3000万以上的城市,超大型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1000万?3000万

    的城市,大型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500万?1000万的城市,人口规模在500万以下的则属于

    小型城市。 人口累计增速更是超过50%。这些城市人口剧增,是以不断地吸

    纳周边地域中小型城市的人口作为代价的。在我们的测算中,几

    乎所有的小型城市,网络人口数量均低于常住人口数量。这些地

    方的人口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大量流出。再以四川省为例:过

    去10多年间,成都市常住人口增加了34%,净增加411万人;与

    此同时,全省其他地区的常住人口减少了282万人。

    向大城市靠近,这是2019年中国人城市再选择的真实写

    照。这个选择的背后,是清晰可见的经济规律:大城市的“规

    模杠杆”。

    规模、规模、规模一大城市的胜利

    在夏宇的故事里,除了 “北京户口”,每天早上的8 —9点

    更是夏宇的梦魇。一身薄汗步行到沙河地铁站,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头扎进带着酸臭味的人流中,脚跟贴脚尖地先排10分钟

    的队到进站闸,然后再上楼梯等上几趟列车,才能挤上去往西

    二旗百度大楼的地铁。2019年,夏宇乘坐线路的列车的早晚高

    峰满载率超过129%。北京地铁每天都运送一个伦敦城的人口,全国约18%的地铁客流都集中在这里。上海、深圳也不例外。早

    高峰期间,每一个从上海2号线地铁走岀来的金融工作者,从深

    圳高新园站、车公庙站走出来的科技工作者,在迈进陆家嘴、深南大道、福田中心的摩天大楼的前?刻,都不得不整理汗湿

    的衣襟、乱掉的发型。£090钱从哪里来

    北上广深,千万个“夏宇们”在孤独而倔强地守着自己的

    “大城之梦”。

    如果我们把镜头推向更远一点的世界,你会发现,“夏宇

    们”并不孤独。高峰时段的东京地铁是世界上最拥挤、最繁忙

    的地铁,它承载着东京城市圈持续20多年净流入的人口,地铁

    每天的早晚高峰都是上班族的地狱时刻。在地铁上,挤出了很

    多突如其来的东京爱情故事,也创造了 “地铁推手”— —专门

    推人上车的职业。

    但即使对大城市高房价、高物价、拥堵和混乱的讽刺不断,日本人还是在不断地离开村镇,往东京汇聚。2019年,距离东京

    仅2小时车程,曾经辉煌一时的木业小镇奥多摩町遭遇严重的人

    口流失,不得不推行不论国籍免费送房的抢人政策。与此同时,被抱怨的东京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近5年来,东京都市圈、东

    京都(次核心)、东京23特别区(最核心地区)的人口增速分别

    为1%、3%和6%,越核心的区域越成为人们的选择。

    为什么大城市有这么致命的吸引力呢?原因很简单,因为

    这些城市里隐藏着财富的“规模溢价”。不同规模的城市给居

    民带来的财富创造能力迥然不同。

    在美国,同样的工作,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敦

    等大型城市,人们拿到的工资要比小城市高出32%,比城市圈

    高出21%o 1即使完全扣除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方面因素的

    1 Edward L. Glaeser,David C. Mar6,Cities and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1.04.影响,差异仍然显著。造成这样的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规

    模溢价— —大城市能够激发更强的生产能力。更有趣的地方在

    于,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也能在大城市获得更高溢

    价: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在规模越大的城市工作,薪水越

    高。比如说位于湾区的圣何塞、旧金山的学历溢价,要比位于

    华盛顿州的贝灵翰姆每小时高出4美元。同样地,有20年工作经

    验的人在芝加哥、休斯敦等大城市的工资年均增速要比在美国

    农村地区平均高出10%o

    中国也有同样的规律:规模越大的城市,学历和工作经验

    的溢价越高。根据几大招聘网站程序员的工资数据和各种访谈

    调研的数据,我们绘制岀了2019年上半年程序员薪资的完整城

    市图谱(如图3-1所示):

    『 本科」与『 中专」学历的工资差异

    (

    取对数值)

    城市网络人口规模(取对数值)

    城市人口规模与学历的工资溢价

    .5

    f

    5— 7年」 与『

    1年』工作经验的工资差异

    (

    取对数值)

    J

    9

    .7

    .5

    .3 J

    .9

    4.

    3.

    3.

    3.

    3.

    3. Z

    5

    6.

    城市网络人口规模(取对数值)

    城市人口规模与经验的工资溢价

    图3-1我国的城市人口规模与工资溢价-^092「钱从哪里来

    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程序员的学历溢价越高。在北京,本科学历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为1.8万元,而中专学历程序员的

    月平均工资为0.8万元,差了 1万元。而在潍坊、济宁这些城市,本科与中专学历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的差异仅为1000元。

    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程序员的工作经验溢价越高。在北

    京和杭州,有5?7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与有1年工作经验的程序

    员的月平均工资差异将近1万元,而在绵阳、哈尔滨、海口这些

    城市,不同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的工资差异约为1000元。

    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程序员年均工资增速越快。同样的

    程序员在2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工作与在500万人口的城市工

    作,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年平均工资增速差异达到7%。

    这些数据意味着,一个本科毕业的普通程序员,和在小城

    市工作相比,在大城市工作不仅起薪高6000元,而且每过一

    年,工资涨幅也会多2000元。10年之后,在大城市工作的程序

    员能拿到40万元的年薪,而在小城市工作的程序员将拿着13万

    元的年薪。并且,这种差距的扩大不会停止。

    城市规模的知识外溢效应

    这就是城市规模带来的杠杆之一:“知识外溢效应”— —

    人口越集聚,我们越有机会和更有经验的人在一起,向更优秀

    的人学习。当想法、前沿技术和创意跨过街道进行传播,在团

    队内部流动之时,这种集聚带来的人力资本的提升,会直接转 换为我们所在城市的公司单位办公面积产出的增加、更高的生

    产效率和更强的财富创造能力。

    更直白地说,大城市支付给我们的高薪酬,不是因为房价

    和生活成本更高,而是因为我们的人力资本成长更快。

    所以,让夏宇真正离不开的,是这座城市给予他的成长。

    夏宇公司所在的后厂村不到2平方公里,耸立的办公楼和攒

    动的人头却支撑起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小米、腾讯、百度、联

    想、新浪、网易等科技巨头盘踞在此,互联网从业人数逾30万。在

    行业巨头的加持下,北京的一个互联网开发工程师的平均月薪

    是1.7万元,高于杭州、上海的1.5万元,几乎是中国互联网开发

    工程师月薪排在第20位的佛山的两倍。|

    除此之外,夏宇还在西二旗获得了最快速的人力资本积

    累:有比自己更资深的技术人员可以虚心请教,从办公桌到星

    巴克,再到沙县小吃,都是交流学习的地方。在西二旗这块土

    地上,夏宇的新想法永远不会被认为“太不现实”。过去的几

    年,夏宇每1.5年升一级,越来越丰富的技术与经验和每次升级

    给他带来了 2 0 %的薪酬涨幅。

    人口规模撬动的知识外溢效应还体现在“创新”上。文明

    创造和城市密不可分。当人们因为知识、贸易而集聚在一起的

    时候,新的智慧就产生了。每一个古代的枢纽城市,比如雅

    1互联网开发工程师月薪最高的20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杭州、上海、深圳、东

    莞、广州、无锡、厦门、南京、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大连、福州、宁波、苏州、西安、珠

    海、佛山。其中,北京市互联网开发工程师的平均月薪是17202元,佛山是9450元。弋。94钱从哪里来

    典、罗马、米兰,都是如此。

    工业革命以来,几乎所有生产率的提高、技术创新的突

    破,都发生在当时具备一定人口规模的大城市,比如,第一次

    工业革命时期的曼彻斯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纽约,信息

    革命中的旧金山湾区。在这些城市里,人们在交流中很快能将

    认知统一到行业最前沿,虹吸这个行业的最强大脑,在交互中

    产生新的知识突破。

    2019年初有部叫《燃点》的电影,追踪了 14个创业公司创始

    人的故事。其中一个细节很有意思,除了锤子科技和51信用卡的

    总部分别在成都和杭州外,剩下的12家公司,包括Papitude (短

    视频平台)、陌陌、拉勾网、皇包车、新氧等,总部全部位于

    北京。这个细节也和我们团队整理的金融数据遥相呼应。

    做PE ( private equity ,私募股权投资)、VC ( 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的机构必须捕捉各个行业的技术前沿与商

    业形态,才能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打开2019年获得PE、VC股权融资公司的名单】,我们发现它们大多聚集在大城市。也

    就是说,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大城市,把持着所有行业的创新

    前沿:

    2019年,69%的初创明星企业集中在3000万人口量级的北

    上广深四个城市。

    在互联网行业中,2019年成功获得投资的初创企业,北京的公司占了32.3%,上海的公司占了 19.1%,两个城市的获投初

    创企业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全中国一半的体量。

    北上广深加上有1766万人口的杭州,孕育了计算机硬件行

    业84.2%的获投企业份额,通信行业81.2%的获投企业份额。

    在高端工业制造和电子制造行业,80%以上的获投的初创公

    司,都位于人口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大城市。

    当前中国的创新版图,其实和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

    科技长廊非常类似,它们都指向一个逻辑:具有一定人口规模

    的中心大城市,是最好、最强的知识聚集地,自带很强的向心

    力。很多需要知识外溢效应的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软件

    等,根本离不开大城市的怀抱(详见本章附表2A) o

    城市规模的专业化溢价

    人口规模还拥有一种魔力— —巨大的市场容纳度可以让每

    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专业化溢价”。

    2019年,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上海市,密布着3.2万家餐饮

    门店,数量和密度都是全国之最。北上广深四城市的餐饮门店总

    量更是达到了11.2万家。这四个城市的餐饮业承载了700万人的

    就业,占了全国餐饮业就业人口的23%。|也就是说,北上广深

    四城,以全国114的人口,吸纳了全国餐饮业将近14的就业。

    1全国餐饮业就业人口为3000万。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http:www.cinic.org.cnhy

    sp462213.html0096 1钱从哪里来

    每当华灯初上,在陆家嘴工作的徐大中要么习惯性地点开

    外卖软件,要么匆匆到公司楼下选家餐厅吃饭。对大城市里的

    徐大中来说,像爸妈那样买米买菜自己做饭的日子,极其遥远

    而昂贵。他算过一笔账:平均每天工作13个小时的自己月薪4万

    元,这意味着工作日的时薪是154元。作为一个成都男人,自己

    的胃仍然热爱毛血旺,但如果亲自做,从买菜、配菜、备料、煮高汤到烧成成品,花费的材料成本加上耗费2小时的时间成

    本,一顿毛血旺的成本价是500元--- 全上海最好的餐厅的毛血

    旺也卖不到这个价格。

    所以在当今的大城市,“徐大中们”去餐厅和点外卖,其

    实比自己买菜做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都要低。这就促进了大城

    市餐饮和外卖行业专业化的发展。在21世纪的大城市,伴随着

    现代人的收入不断提高,其他类似的专业化分工更加细致,新

    的工种和职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比如说在英国伦敦,有种特

    殊职业叫“首席购物推荐师”,专门向那些工作强度高、购物

    时间不富余的人群推荐性价比高、品味好的东西。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城市规模的专业化溢价。在具有一定人

    口规模的大城市里,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自己完成很多工作

    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大城市对专业化从业人员的数量

    需求越来越大,愿意支付的溢价也越来越高。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7—2017年,在有2000万

    人口的纽约州,专业育儿嫂人数从2.1万上涨到了4万,而人口为1000万的密歇根州的专业育儿嫂人数仅从1.2万上涨到1.5万。1

    2019年,在有3000万人口的北京,月嫂的月均工资为12107

    元,深圳为9753元。这一工资水平是1000万量级城市的2倍左

    右2, 500万量级小城市的3.1倍。

    为什么“夏宇们”不离开大城市?这是理性的决策— —城

    市人口规模撬动的杠杆,带来的是更多的知识外溢收益,更高

    的专业化溢价。它们是人类的路标,指引着大城市的胜利。

    2019年,人们在渴望更高的GDP增速、更强的财富创造能

    力的同时,脚步也更靠近大城市,让大城市变得越来越大。

    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合作博弈:规模溢出效应

    一般认知中,大城市的胜利意味着小城镇的失败。但2019

    年的中国出现了一个新趋势。许多蒙尘的小城镇忽然释放了

    光芒。

    距离深圳市中心250公里的江门市恩平市横陂镇,常住人口

    4万。直到5年前,在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892元的时候,横陂镇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连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到,仅

    4742元,很多农户到春节时的结余不过百元。横陂镇也没有工

    业企业,但凡可以离开的青壮年,甚至年近花甲的劳动力,都

    纷纷外出打工,有的村庄的常住人口流失率甚至达到了80%。

    1数据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分职业统计数据(occupational

    employment statistics) , https:www.bls.govoeshome.htmo

    2比如,人口量级为1000万的南京和西安,月嫂的平均月薪分别为6504元和5980元。Y°98钱从哪里来

    2019年,横陂镇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全国最大的民营

    玻璃企业华尔润在这里投资了 3条最先进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总

    价值16亿元。另外,近3年来,170多个项目纷至沓来,每个项

    目平均投资额1亿元。村民们纷纷把土地租赁出去,穿上工作

    服,忙着在毗邻S276省道的临港新型建材产业园生产线上与机

    器磨合。

    江门市所辖的几十个村镇,和横陂镇有着相似的命运。这

    些村镇近两年来共计引入了68个亿元级别的明星企业,包括华

    为、比亚迪、德昌电机、大族激光、创维集团等。企业投资总

    额超过800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密模具、新

    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跟这些钢筋水泥、庞然大物一起到

    来的,还有直接的产业链就业收入和税收收入,以及间接的住

    宿、餐饮、物流等一系列配套的创造财富的机会。

    2019年,这样的案例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美国高科技企

    业巨头亚马逊,同样也把命运的指针拨向了一个叫“水晶城”

    的小城镇。

    两年前的一个清晨,亚马逊公告的8页“招亲说明书”挑动

    着北美每一个城市的神经。从2006年算起,亚马逊已经连续11

    年以超越30%的年均增速持续飞奔,而亚马逊散落在西雅图40

    多处的办公区域,则显得拥挤而凌乱不堪。亚马逊决心选个城

    市再建第二总部。亚马逊招亲的“理想型”听上去很普通:要

    求所在城市圈至少有100万人口;离人口聚集中心约50公里(30 英里左右)内;和国际机场的通勤时间在45分钟内;离主要高

    速干道约3公里(2英里左右)内;有大型交通工具直达;有稳

    定且友好的商业环境;能够吸引强大的技术人才。

    面对亚马逊这样的“贵婿”,北美各大城市竞相争夺,一

    共有238个城市递交了竞选申请。除了 5万个高薪工作岗位、50亿美元软硬件投资承诺的诱人条件,大家都祈求亚马逊这台

    “城市繁荣机器”带来更多的福泽。要知道,在此之前的10年

    间,亚马逊的“老家”西雅图从重建公共交通系统到新修公立

    学校,城市的各大软硬件设施都鸟枪换炮,直接拉动高达千亿

    美元的经济。在急切的盼望中,各大城市上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7332KB,219页)